阿司匹林还是防治结直肠癌的神药?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虽然目前结直肠癌的筛查、诊断与治疗手段不断完善,但仍然是全球卫生经济沉重的负担之一。
照护策略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影响
白血病论文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以关怀理念为导向的照护策略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1日~2018年12月1日收治的10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护理…
医晋通:天津医科大学刘强团队发现神经免疫疾病多发性硬化症新机制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和在全球引起青壮年残疾的最重要病因。
【综述】胰岛胚胎发育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基因和环境因素在胚胎发育和代谢病的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宫内高糖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涉及氧化应激、缺氧、凋亡以及表观遗传学改变(如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后代不一定都发病,即使发病其发病的严重程度不一,母代饮食控制可以影响妊娠结局,饮食影响基因调控干预转录模式)。
【经验交流】儿童心因性疾病的讨论
心因性疾病主要是指由心理因素引起、没有器质性疾病基础的躯体和精神症状。个别儿童可同时表现为多样化症状,导致疾病早期识别困难,临床医生尤其是全科医生在诊治儿童躯体疾病时,不能忽视心理因素对躯体的影响,应具备早期识别出心因性疾病的能力。
JAMA:高胆固醇摄入或增加心脏病风险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一篇题为“Associations of Dietary Cholesterol or Egg Consumption With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的论文,围绕了“膳食中的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关联”的主题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研究。
微波“杀”死癌细胞 新疗法手术不留伤口不留疤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早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是开刀切除肿瘤,但传统手术难免留下疤痕及创伤。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的胸腔外科团队,于3月4日顺利完成首宗“经气管微波消融术”手术,可准确地经支气管将消融导管带到肺癌组织位置,以微波能量杀死癌细胞,病人身上不会留下疤痕及伤口,至今已成功为3名肺癌病人进行治疗,效果理想。
美国完成全球首例HIV病毒携带者活体肾移植
据法新社3月29日报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28日宣布,他们日前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例HIV-HIV活体肾移植手术,这是医学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创伤后大出血与凝血病处理的欧洲指南【第五版】
严重创伤是一个重大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导致全球每年超过580万人死亡。未控制性创伤后出血仍然是创伤患者潜在可预防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三分之一的创伤患者在入院时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Nature 子刊:基因组学揭秘高危白血病治疗新方案
在过去十年间,关于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AML)的诊断治疗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许多与其相关的关键标志物被鉴定出来,然而包括急性红白血病(AEL)在内的几种AML亚型的相关研究依旧进展迟缓。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