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L1抗体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 近20%患者出现疾病超进展
有些患者在接受PD-(L)1抑制剂治疗之后,肿瘤生长加快,病情加重,这种现象被称为疾病超进展(HPD)。疾病超进展让看到希望的患者和家属又一次掉入了绝望的深渊。
为什么氯胺酮抗抑郁?Science:这一快速药可恢复受损神经
抑郁症,一种常被忽视的精神类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全球第四大疾病负担,也是导致患者功能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约有1/7的人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遭受这一疾病的困扰。预计到2020年, 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疾病。在中国,抑郁症确认人数约为3000万。
Nature子刊:科学家发现了新的广谱抗生素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美国每年约有200万人感染耐药细菌,并因此造成23,000多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也警告说,“越来越多的感染,比如肺炎、肺结核、淋病和沙门氏菌病等变得越来越难以治疗,这主要是因为治疗它们的抗生素变得不那么有效了。”
日本研究确认iPS细胞“异体移植”安全性
日本科研团队18日报告说,他们在2017年为5名眼疾患者移植了异体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育出的视网膜细胞,目前已可确认这一临床研究的安全性,受试者没有发生明显的排异反应和副作用。
炎症怎么就成癌症了?科研人员发现重要趋化因子
近年来研究发现长期或过度炎症状态可导致癌症,武汉大学科研人员多年研究发现并证实,人趋化素样因子是炎癌转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趋化因子。
PNAS:人类B淋巴细胞的突变数量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近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Jan Vijg博士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利用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方法,检测了人类整个生命周期中B淋巴细胞的全基因组突变频率和光谱。
NEJM:基因治疗可恢复罕见免疫缺陷病婴儿的免疫力
美国国立卫生院科研究团队对8名患有X-连锁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症(X-SCID)的婴儿进行了实验性基因治疗,在治疗后两年内,这些婴儿的免疫系统功能和正常生长均有显着改善。
科学家又玩大了!Nature封面重磅:死亡大脑可复活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Zvonimir Vrselja和Nenad Sestan等,让已经被砍下来4个小时的猪脑,恢复了脑循环和部分细胞功能,维持了大脑的正常结构,并对一些外界刺激产生相应反应。
Science:分子组件可构建出执行复杂信号处理的合成基因电路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莱斯大学、波士顿大学、布兰迪斯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布罗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由自组装分子和预测建模驱动的新工具箱将允许科学家们构建在真核生物(包括人类细胞)中发现的复杂计算和信号处理。
Nature:中美科学家联手找到“癌症之王”胰腺癌的阿喀琉斯之踵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田瑞军教授与索尔克研究所的Tony Hunter教授、史宇博士合作找到了一种信号蛋白,这种信号蛋白可能是胰腺癌的致命弱点。该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Nature》杂志上。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