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首证!金纳米粒子可附着抗癌药,实现精准治疗
近日,来自瑞士日内瓦城大学(UNIGE)的研究人员联合国家能力研究中心(NCCRs)的“生物启发材料”研究所、英国斯旺西大学医学院首次证明了金纳米粒子不会损害人体B淋巴细胞的体外免疫功能,并且对可能存在不良反应或耐药性的药品功效提高有明显作用。相关的研究结果已发表在《ACS Nano》杂志上。
关于12 种消化道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消化道微生态制剂主要用于急、慢性肠炎、腹泻及消化道菌群失调等,部分还用于消化不良及肠内异常发酵等。但此类药物临床选择、使用方法等均有特殊要求。
新的人工智能工具用于发现细胞的真实身份
科学家们长期根据它们在显微镜下的外观将细胞分选成不同的品种,或者根据少数几种基因的行为,将细胞分类为视觉上微妙的差异。但是为了揭示更加独特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基梅尔癌症中心,约翰霍普金斯遗传医学研究所和约翰霍普金斯神经科学系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两种新的人工智能方法,破译了控制细胞命运的复杂基因活动。视网膜发育中的决定,并将这种基因活动与其他组织和不同物种中发生的事物联系起来。
“血稠”?这个伪科学究竟还要骗中国人多久?
“血稠”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医学术语,它是一个不太客观、很模糊的概念。从字面上理解“血液粘稠”,是医学上“血液流变学”的概念,大概相当于血液的高凝状态,与血流、血浆和血液成分都有关系。并不是很多人误以为的“血稠”就是血脂高了,要堵住血管,容易产生发生血栓的意思。
为期3个月的医疗废物整治行动开始
近期,多地正在进行医疗废物整治行动,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力度再升级。
BMJ:反对世卫组织“减量”饱和脂肪建议
去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就成人和儿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发布了指南草案。其中一条就是饱和脂肪摄入(奶酪、全脂牛奶、黄油等食品中含有)不超过日总能量需求的10%,并建议用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油性鱼类、菜籽油、坚果或种子中含有)替代。但是近期这一建议遭“喷”,其中对“打杀”反式脂肪酸毫无异议,主要为饱和脂肪抱不平。
中国发布脑胶质瘤组学数据将向全球免费开放
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数据库近日发布2000例中国脑胶质瘤样本的功能基因组学数据。目前,已有美国、欧洲多家知名研究机构近200篇SCI论文引用该数据库。
中美专家研制出新方法,可使药物直达癌细胞
浙江大学黄飞鹤教授、毛峥伟教授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喻国灿博士团队,研制出一种构筑超分子多肽的新方法,其可控的多肽自组装拥有多种形貌,如同一艘能够装载光动力治疗的光敏剂-卟啉的“潜艇”,进而给药直达肿瘤细胞。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通讯》。
277项研究百万人Meta分析:同时补钙和维生素D增加中风风险
7月9日,《内科学年鉴》杂志发表的一项伞状综述指出,对于成年人来说,除了少吃盐、多吃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深海鱼中富含)、叶酸补充剂有比较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外,大多数营养补充剂和饮食干预措施并不能预防心血管事件,同时补钙和维生素D反而增加中风风险。
FDA将囊性纤维化治疗批准扩大到6至12岁的儿童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今天宣布,囊性纤维化治疗Symdeko(tezacaftor / ivacaftor)片的适应症已经扩展到治疗6岁及以上患有囊性纤维化和某些基因突变的儿童。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