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0 00:00:00
近年来,保健品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不断受到质疑。对于营养素不缺乏的成年人,尽管目前的相关指南不建议常规补充膳食补充剂来预防心血管病或其他慢性疾病,但仍有不少人认为这些保健品或多或少对身体有益,因此应用率比较高,而且有持续增高的趋势。
7月9日,《内科学年鉴》杂志发表的一项伞状综述指出,对于成年人来说,除了少吃盐、多吃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深海鱼中富含)、叶酸补充剂有比较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外,大多数营养补充剂和饮食干预措施并不能预防心血管事件,同时补钙和维生素D反而增加中风风险。
分析显示,减少食盐摄入量可将血压正常的人群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0%,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33%。
摄入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将心肌梗死和冠心病发生风险分别降低8%和7%。
补充叶酸可将中风风险降低20%。
然而,同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可导致中风风险增加17%。
其他营养补充剂,例如维生素B6、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复合维生素、抗氧化剂、铁剂、硒,以及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植物来源ω-3不饱和脂肪酸或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地中海饮食等大多数饮食干预措施,均对全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没有预防作用。
但该研究美中不足的是,证据质量和确定性均不高。
同期述评指出,我们需要考虑研究中的地理因素。比如,叶酸的益处似乎主要来自中国的一项研究,中国的饮食并不常规添加叶酸。
此外,大多数研究都依赖于回忆,因此并非完全可靠。
就目前而言,所有指南不建议吃保健品,而是采用健康饮食来预防心血管疾病是合理的。
该伞状综述包括9项系统综述和4项随机对照试验,共涉及277项研究、99.2万余人、16种营养补充剂和8项饮食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