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迎来机遇?国家卫健委成立专家委员会
“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管理将有专门的专家委员会。1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成立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管理专家委员会的通知》,通知中指出,为规范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决定成立国家卫生健康委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管理专家委员会。
罗氏抗痴呆药物“未通过临床III期考验”
近日,罗氏宣布终止crenezumab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前驱或轻度AD患者)的两项III期CREAD I和CREAD 2临床研究,罗氏做此决定主要是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的期中分析一线结果显示crenezumab 可能无法到达改善患者的临床痴呆综合汇总评定量表评分(CDR-SB评分)的主要终点,目前并未在III期研究中观察到与此前研究不一致的安全性事件,CREAD I和CREAD 2研究的数据将会在不久后的学术会议上公布。
新医改十年 公立医院改革交答卷
近十年的新医改之路上,公立医院如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吴浈被开除党籍
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浈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国产新药频出 这些患者有了新选择
对于9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专家孙燕而言,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怀着惊喜与希望度过的。2018年12月,我国首个PD-1抗体药物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批准上市,这是我国企业独立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肿瘤免疫治疗药品。与药品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孙燕对此倍感振奋。
肠道细菌研究为治疗抑郁症提供可能
在人体肠道和其他组织中,微生物丰富的生态系统可能会以多种方式影响健康,其中对大脑的潜在影响可能是最引人关注的。如今,一项针对欧洲两大人群进行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体内缺少了几种肠道细菌。
“糖丸”或有望代替胰岛素注射?Science:研发灵感来自于乌龟
2019年,《Science》期刊最新发表了一篇论文揭示了新进展:来自布里格姆妇女医院、麻省理工学院和诺和诺德的科学家团队研制出一种特殊的“胶囊”——患者摄入体内后,能够在胃内壁上“打一针”,以便运输胰岛素或者其他原本不能口服的生物制剂。
科学家有望开发出诊断心脏疾病的新型血液检测技术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未来他们有望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血液检测手段来指示携带血液进入心脏的动脉是否会处于狭窄或堵塞状态,该动脉阻塞是心脏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
最新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新治疗靶点找到
作为最常见的一种老年期痴呆病,阿尔茨海默病影响着全世界数千万老年人,科学家们数十年来穷尽心力依然没有找到攻克该顽症的手段。而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临床研究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确认了一个新的阿尔茨海默病潜在治疗靶点,或为科学家指出一条治疗该疾病的新路径。
中国颅脑创伤救治水平居国际前列
中国颅脑创伤年发生率为55-64/10万,我国酒驾入刑以来,汽车导致的颅脑创伤有所减少,而电动车导致的颅脑创伤发生数明显增加。随着中国大多数医院CT扫描的普及、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颅内压监测技术、中国专家共识和指南的编写等进展,我国颅脑创伤救治水平显著提高,总体水平居国际前列。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