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又“闪光”:可防腹主动脉瘤扩张
腹主动脉瘤就像体内埋伏的“炸弹”,扩张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破裂大出血。一项美国研究发现,得糖尿病的无症状腹主动脉瘤患者中,那些处方二甲双胍者的腹主动脉瘤就生长得慢。
我国学者研制出肿瘤高效渗透、高疗效的新型纳米药物
浙江大学申有青教授团队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顾臻教授团队联合提出了纳米药物在肿瘤组织中主动渗透新机制,在此基础之上,研制出肿瘤高效渗透、高疗效的新型纳米药物,有望解决纳米药物在实体瘤中渗透难的瓶颈问题,并用多种动物模型验证了其在体内显著的抑瘤效果。
我国学者揭示人T细胞受体-共受体复合物组装的分子机制
哈尔滨工业大学黄志伟实验室和北京大学高宁实验室合作,首次解析了人T细胞受体-共受体(TCR-CD3)复合物(包含全部8个亚基)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通过对该结构的分析,揭示了TCR和CD3亚基在膜外侧以及膜内识别、组装成功能复合物的分子机制,从而回答了免疫领域关于T细胞受体结构的基础科学问题,对解析T细胞活化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也为开发基于T细胞受体的免疫疗法提供了参考。
蛋白质浓度的时间波动可以决定干细胞的命运
在《分子系统生物学》上发布的一项新研究中,EPFL的David Suter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蛋白质浓度的时间波动可以决定胚胎干细胞将变成的细胞类型。
研究人员发现与血脂水平和心血管风险相关的新遗传变异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已经鉴定出几种新的遗传变异,这些变异与血浆脂质水平和人类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关。该研究表明,针对循环分子脂质水平而不是传统脂质措施的遗传研究可以帮助改善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预测和治疗。
基因突变似乎可以帮助人们抵抗MRSA
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携带某种基因突变的人可能更有抵抗甲氧西林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机会。这项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信息,以了解持续MRSA感染易感性的遗传因素,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研究人员确定了两组与李氏综合征相关的神经元
利氏综合症(Leigh Syndrome)每40,000新生儿中就有一个受到影响,其由线粒体缺陷引起,线粒体负责提供细胞正常运作所需的能量。因此,脑和肌肉等能量需求高的细胞受到的影响最大。最近,由阿尔伯特·金塔纳(Albert Quintana)领导的UAB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线粒体神经病理学实验室在eLife上发布了一篇文章,描述了导致这种疾病产生不同影响的神经元。该疾病的两种新小鼠模型的产生使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其病因,并为可能找到治疗方法的新研究打开了大门。
基孔肯雅病毒快照可能会导致药物病毒性关节炎疫苗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拍摄了基孔肯雅病毒的高分辨率照片,该病毒锁存在关节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质上。
以色列研究人员找到阻止黑色素瘤细胞扩散到大脑的方法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TAU)周一报道,以色列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黑素瘤转移如何设法扩散到大脑,并开发了一种中和这种机制的方法。
美研究称,睡眠不足可升高胰岛素水平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者设计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这些人在睡不足的情况下,胰岛素水平升高,进而导致脂肪囤积,体重增加。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