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效胰岛素会蓄积?这是个误会
传统第二代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代谢缓慢,半衰期长达10~16h,且代谢物生物活性高,这与其低血糖发生率相对高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这主要因它与β细胞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关系更大,因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严重而持久的低血糖,不一定与半衰期有绝对关系。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某些长效降糖药物带来的低血糖风险确实让人忧心忡忡,但某些长效的药物如格列齐特缓释片,低血糖风险却不高。作为新一代基础胰岛素,德谷胰岛素半衰期约为25h,我们是否需要担心它会蓄积呢?——今天,我们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显示,我国血脂异常人数已经超过4亿人。但是,与如此庞大的患病人数相比,能把血脂管理好的人实在太少。”近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揭秘肾病综合征!这个基因缺陷 让肾病“不请自来”
近日,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深入分析了引发CNS的必经之路——足细胞损伤,发现了该过程的重要调控机制,为CNS的治疗提供了更多证据支持。
用于检测Barrett食管的可吞咽装置接受FDA 510(k)许可
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和大学医院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了早期检测Barrett食管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有望预防食管腺癌的死亡。
巨噬细胞是机会性感染的驱动因素
囊性纤维化患者担心机会性细菌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nocepacia),并且正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出现。一项国际研究揭示了这种机会致病菌的感染机制,这可能对治疗策略产生重大影响。
TAVR术后心脏传导障碍专家共识: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者为高危
尽管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围手术期并发症有了很大改善,但传导障碍的发生并没见少,仍然是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JACC发表了由多位介入心脏病学家、电生理学家和心脏外科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提出的TAVR后传导障碍的处理策略建议。
Nat Commun:血液生物标记物或有助于预测死亡风险
《自然-通讯》发表的一篇论文A metabolic profile of all-cause mortality risk identified in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44,168 individuals 报道了14种与全因死亡率相关的血液生物标记物。相较于目前已有的方法,这项最新发现或有助于提高5年及10年死亡风险的预测准确性。
百人联名!美国医学家集体反对限制华裔科学家
美国奥维德医疗公司首席执行官杰里米·莱文在“自然研究生物工程社区”网站发布一则声明指出,广泛限制美中科学家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及限制美国华裔科学家接受政府资助或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任职,都将损害美国自身国家利益。
曹雪涛团队首次提出并证实抗病毒新型表现代谢机制
8月23日凌晨,《科学》在线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团队的研究论文,发现宿主可以通过调控自身RNA修饰与重塑细胞代谢状态而协同抵御病毒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止会引起胃癌!
说起幽门螺旋杆菌,似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对它有所了解,都说它是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的直接凶手,但真的是仅仅如此吗?现实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比你想象中的更加“可恶”一些。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