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6 00:00:00
完成一篇SCI文章需要经历许多的步骤,在经过这些漫长的过程之后,我们都喜欢能快点投递文章,但是是不是要这么着急呢?如果你还没阅读和使用投稿须知?如果你还没了解投稿应该注意什么?那么就不要贸然的投稿。
一、认真阅读和使用投稿须知
(1)读刊头(masthead statement,通常放在期刊前面的文题页上),以了解刊名、简单的办刊宗旨、编辑委员会组成、编辑部成员、出版商及其联系地址等。
(2)浏览目录(table of contents),以确定该刊物是否发表你研究领域的文章及发表的比例有多大。 (3)注意栏目设置,确定拟投稿件的栏目。
(4)看拟投栏目文章的范例,了解撰写要求及格式。
(5)某些期刊刊登文章的投稿和接收日期(submitted and accepted dates),作者可据此计算出文章出版时滞(发表周期)。
(6)注意广告数量,以间接判断期刊质量。因为刊登广告的公司都愿意将金钱投到质量高、影响大的期刊上。
(7)通过 11 或 12 月份出版的杂志最后几页上的“所有权、管理和发行声明”(statement of ownership,management,and circulation)查找期刊发行量。
(8)核查有无北美和欧洲以外国家作者撰写的文章。
(9)有些期刊还刊登报道计划,作者可依此拟订自己的投稿计划。
二、SCI投稿注意事项
1. 审稿周期:一般在投稿前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可以先到园子里面搜索一下,看有没有相关杂志的帖子,看一下有没有人投过该期刊。也可以下载该杂志近期的文章,一般文章里都有 received 和 accepted 的时间,就可以大致推断出审稿周期了。当然也有少数杂志的文章里面没有这两个时间,那就只好从年文章量和发表周期来大致判断了。
2. 挑选审稿人:这个完全可以从自己文章的参考文献里面找,但是也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找大牛人,二是不要找研究结果跟自己相反的人。原因我就不说了,大家应该比较清楚,就去选择跟自己课题研究报告结果比较类似的人就行。另外注意一点,投稿的时候一般都会要求推荐审稿人,所以第一次投稿的时候,选好审稿人以后,把审稿人的名字和邮箱保存下来,以备拒稿后,下一次投稿的时候用。
3. 刚开始投稿的时候,肯定不清楚投稿流程,也不知道诸如 cover letter、running title 之类的都是神马玩意。这个不要紧,搜索一下就知道了。
4. 成功投稿以后,就等消息吧。通常来说,半个月之内,no news is good news,如果半个月内有了decision的消息,十之八九是reject。
5. 投稿之前就要有屡败屡战的心理准备,reject 了就重新选择杂志,重新投稿,总会找到一个接受的杂志的。
6. 应注意查询拟投稿期刊的最新要求,以便在稿件的准备中尽早开始遵循期刊的习惯和格式。一般期刊官网上都会有投稿须知这项内容,在确定投递期刊之后,一定要认真的阅读此项的内容,以便更好的发表文章。
7. 投稿时应严格遵循期刊的相关要求,按规定的程序填写或添加投稿信息,如投稿信、摘要、文件类型、辅助信息、图件、建议的审稿人等,以满足期刊的要求。
8. Email地址必须准确,有些期刊要求主要作者和通信作者有相互独立的用户名和密码,并且主要是与通信作者进行投稿及投稿后的联系,这也是在投稿时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