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4 00:00:00
众所周知,SCI写作并非一件易事,而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面对SCI写作的各类疑难杂症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SCI文章有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这是论著的一般形式。前言主要是简单地交代一下该研究的过去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以1-3段为宜,不能太长。常见的问题是写得太短或太长。国内的中文文章的前言往往写得太短,没有简介清楚就开始材料与方法了。写得太长的都快要写成一篇短的综述了。曾经审过美国Stanford大学的一篇稿子,前言写了2-3页了还没有进入正题。写前言的时候时态是:过去的用过去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用现在时。
其实这一部分可以从现有的文献中摘引过来,因为别人往往将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问题总结的很清楚了;所以写这部分时很多作者都是摘引其他现成文章的 前言或讨论中的相关内容,只不过将句子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罢了,让别人看不出来是摘引过来的;另外,在这样写的时候,要给出引文的出处,让人一看有理有 据,也不会授人以抄袭的嫌疑。这部分的文字部分可以完全摘引过来,只是在结尾时要点明你要做的是什么研究、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样才能顺利进入材料与方法 的写作。因此前言的写法基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材料与方法一般都是公共的东西,大家都在使用,罕见没有使用过的全新的材料与方法,很少是你自己单独发明的。如果真是你自己发明的,你要点明。材料与 方法是大家都常用的东西,这样的材料与方法是公用的,其中的语句有些雷同是很正常的,没有什么。一般的材料与方法,都可以在类似的已发表文章中找到相关的描述。这要比你从中文翻译成英文更地道,所以初学写作时最好找几个类似的文章加以参照,将相关涉及到的材料与方法的句子摘引下来;但要注意避免完全抄袭别人的文章:注意句型转换、语态转换、同义词互换等技巧,改变一下别人的语句,以免授人以抄袭的嫌疑。
图片的分辩率、标注、单位等不能出错,另外一组图片必须在一页显示,这个很容易出错。图片已经表述的东西无须再通过文字再表述一次,同时要确保图片的数据、信息一定要是准确的,真实的;表格建议使用标准的“三线表”格式,且表格和图片的数据切不能有重复,相同的信息在图片或者表格中已经表述过了,那么在别的表格或图片中就不需要做多余的表述,这样反而会使的文章赘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