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消息

SCI写作与投稿

2015-12-21 00:00:00

  写作与投稿是发表一篇SCI文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两个部分。只有先完成写作再投递出去等待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的审核文章才能走向发表的最终结果。为此在SCI写作与投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语言通俗易懂,条理清晰


  无需多言,所有期刊要求受理的manuscript必须具有可读性,任何语言不通的文章势必在语言通顺之后才会进入审理状态。


  一篇文章的条理如果不清晰会使审稿人感动困惑,这样就浪费了一个创新思路。在撰写Introduction部分时,比如写维生素D3在食管癌预防中的作用时,写作思路如下:先写食管癌定义,发病率情况,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因此,我们研究血浆维生素D3水平在食管癌预防中的作用。这样写就非常随意,完全没体现出为什么是检查血浆内的维生素D3水平,而不是其主要体内主要代谢产物水平在食管癌预防中的作用。


  2、目的性明确的研究


  很多科研工作者在撰写文章时觉得没有目的性,这体现在一开始的研究就是随大流,或者导师让做的这个课题。我们想说的是,课题的大方向是导师定的,但是研究者可以选择小的分值,往细节处渗透。就好比导师的课题是胰岛素抵抗相关,而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多个,选择哪个signal pathway从事研究将由研究者来定。如果是随意选择,势必造成无效研究。准确的做法是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点进行研究,逐层推进。这种研究的目的性强,所得结果往往也就越有意义,在撰写文章时对开展该项研究(Introduction部分)的意义陈述也就越可靠。


  sci文章你编写出的目的一定要明确,如果别人半天看不出你的文章主要在研究哪个方面,那么你的文章你认为sci期刊会收录吗?


  3、突出意义


  突出意义并不是大篇幅、漫无目的地陈述。关键是落实到实处。比如既往研究虽对胰岛素抵抗的信号通路有所介绍,但是结果存在一定争议。其原因主要是样本量或选择人群的原因。本研究与既往研究相比,加大了样本量,所得研究与既往研究相同或相反,都可以撰写一篇文章。因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既往研究中存在争议,那么这样研究针对其不足加以改善,最终得出的结果可以证实或反驳都能说明一些问题,这就是刊发意义所在。


  投稿。这里面又分为选择杂志,投递,与编辑交流等多个环节。


  1、如何正确选择必需推荐的审稿人?一般编辑不会选择你推荐的审稿人,但你还是尽量选择同行中的小专家。但这也与你的投稿目的有关,若十分自信文章的创新性和中肯意见,你可以从参考文献中挑选大专家。


  2、如何礼貌地向编辑咨询稿件状态?我曾经在Toxicological Science上投一篇文章,2个月时我“很不礼貌”地向编辑咨询稿件状态,其实不是有意的,只是写英文信的口气完全按照中文语气,不委婉。后来次日编辑就回信说reject the paper,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带着性格。但与人相处时,是存在感情因素的,尤其是可以accept或者也可以reject 时,很有用。


  3、如何提高一次投稿的成功率?文章本身的创新性是第一位因素,对口期刊选择、文章格式完美、语句通顺(尤其符合英文习惯)等也很重要。


  4、版权协议和利益冲突表格要谨慎填写。签名时尽量不要代签,以免被编辑发现时的尴尬。


  5、修回后投稿一定要核对初稿中改正的地方:标题、摘要、cover letter 等。


  6、一般外文SCI杂志的审稿周期是1-3月。大家一方面耐心等待,若2月左右没有消息,可以通过e-mail咨询一下稿件状态。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