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6 00:00:00
不管是投递稿件还是成功发表,我们都会受到来自编辑的信件,在编辑来信中一般包含我们最关注的几个问题:是否成功发表?是否拒稿?审稿人修改意见?重投稿件还是重选期刊修改再投?等等的问题都是编辑来信所提供的信息。不论结果好坏,我们都应该回复SCI编辑,那么编辑来信应该如何回复呢?
而收到编辑的来信,对此作出回应是必然的事情。特别是来信中附带着编辑和审稿人修改意见的来信,我们更要仔细的阅读,认真的回复,这样才有能提高自己的文章在SCI期刊中发表的几率。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重视编辑所提出的意见。
在审稿人给出各自的意见之后,编辑一般不会再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编辑一旦提出某些意见,就意味着他认为这是文章里的重大缺陷,至少是不合他的口味。这时,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只能是服从。因为毕竟是人家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
其次,不管修改意见如何,都不要跟审稿人争执。
跟审稿人起争执是非常不明智的一件事情。审稿人意见如果正确那就不用说了,直接照办就是。如果不正确的话,也大可不必在回复 中冷嘲热讽,心平气和的说明白就是了。大家都是青年人,血气方刚,被人拍了当然不爽,被人错拍了就更不爽了。
尤其是一些行业权威导师的学生,看到一审结果是 major(大修)而不是minor(小修)本来就已经很不爽了,难得抓住审稿人的尾巴,恨不得拖出来打死。举个例子,一个审稿人给的意见是增加两篇参考文献(估计也就是审稿人自己的文章),结果作者在回复中写到,making a reference is not charity!这种让审稿人没有颜面的措辞,便会引发审稿人的反感。结果也就如大家所想的那样,这篇稿子理所当然的被拒了,虽然后来经编辑调解改成了major revision,但毕竟耽误的是作者自己的时间不是吗?
最后,聪明的掌握修改时间。
拿到审稿意见,如果是minor(小修),意见只有寥寥数行,那当然会情不自禁的一蹴而就,一天甚至几小时搞定修改稿。这时候,问题在于要不要马上投回去了?我的意见是放一放,多看一看,两个星期之后再投出去。这样首先避免了由于大喜过望而没能及时检查出的小毛病,还不会让编辑觉得你是在敷衍他。如果结果是major(大修),建议至少放一个月再投出去,显得比较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