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6 00:00:00
每个科研工作者都想通过一篇学术研究文章为自己辛苦专研的某项科研工作或者将自己一生的工作经验做一次总结。而通常这样的文章最适合作为SCI学术研究文章发表。但是在SCI学术研究文章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内容才能有助于学术研究文章的发表呢?那么我们可以从题目、摘要、图表、文献和格式五大方面入手。
1 一定要有吸引力的题目,思路清晰的摘要和漂亮的图。这三者是决定SCI学术研究文章命运的关键。实际上大部分审稿人(reviewer),审稿的方法是快速看一下SCI文章文章题目,摘要和图,如果这三者不满意,这篇文章基本就不会被期刊收录发表。所以在这三者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学术研究文章通常都能算是一篇好的学术研究文章。
2.摘要(Abstract)里不要充斥大量数字。因为人对数字是最不敏感的,abstract需要的是清晰的逻辑思路,一定要层次分明。对于十分复杂的理论基础这些内容则可以适当的删除,保留学术研究文章摘要突出学术研究文章的核心。
3.图与表的选择问题。能用图尽量用图表示,包括各种统计图。图更直观一些,表都是数字,很难理解的。如果一篇文章让reviewer看起来“难受”的话,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另外,近年来主张图尽量组合在一起,这样也容易理解一些。图也要涵盖足够的信息,不能动不动就出来一个图,一篇文章的图也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图占用太多的版面。在制作图表的时候,一定要确认图表中的信息和数据与文章的内容一致,不可出现不同的数据内容。
4.参考文献和引用一定要规范。最好用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来编辑,不要手工制作,费力且不讨好。对于所有的投稿文章,参考文献全部重新查找,并用软件生成,确保不犯各种小错误。
5.文章的格式要符合规则。一般来讲通篇双倍行距,段落之间留出空行,正文跟参考文献字体要区分开。但在撰写之前,也可以事先查看所要投递期刊对学术研究文章的格式是否有做特殊要求,或者改期刊自己独有的文章格式等。
当然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好的写作不一定能够保证它一定被录用,但是至少可以避免它过早的被拒稿,或者本来应该是小修的稿子给批成了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