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消息

【科研选题】医学临床科研选题原则

2024-02-06 00:00:00

医学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临床医生在进行科研选题时应注意结合临床实际意义,做到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本文通过对临床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凝练科学问题和科学假说、选题四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以期在科研选题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1.1 必要性原则

必要性是开展临床科研的意义和目的所在,是研究“价值”的体现,因此成为选题的首要原则。临床科研工作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实践中所遇到的最基本的问题[],如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发病机制及预后等。以上问题不单要有理论意义,更要有实际应用价值,需在开展一系列科研活动之后,将其研究成果回馈到临床,真正解决临床中的问题,以促进人类的健康、产生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1.2 创新性原则

选题的创新性原则,是科学研究的固有特性[],是整个项目的灵魂。一般来说,课题可以在学术思想、技术方法或研究模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创新可以是独创性的或突破性的,如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爱德华研制牛痘疫苗,都是前所未有的开创性工作。当然,老生常谈的问题也可以做出创新性的成果,许多有创新性的研究思想和新观点往往是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继续突破,谓为二次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创新和特色不同,创新是史无前例的,特色是与众不同的,创新包含于特色。


1.3 可行性原则

选题的可行性是指具备一定主客观条件的科研选题才有预期成功的可能。文献报道,由于医院临床工作任务繁重、科研条件限制,导致医院的科研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因此,医学临床科研人员必须从临床工作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包括研究方向、专业特长、知识积累等自身所具备的主观条件和科研经费、研究所需的仪器及设备是否有保障,是否有试验场所及是否能收集到足够的病例资料等客观条件。笔者认为,临床科研选题最好是选择自己熟悉的、与临床工作实践紧密相关的问题,不要选择超出离自己工作范畴太远的问题,或是探讨自己一无所知的问题,以免造成日后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尤其是初涉科学研究年轻的临床医生,则需选择范围较窄、内容较具体并且难度较低的课题,关注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临床实际工作问题。未来随着临床经验不断积累,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视野不断扩展,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或交叉性较强的科研课题。


1.4 科学性原则

科研选题科学性原则是指选题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合乎逻辑,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有科学的理论支撑、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过程及科学的数据处理方式,方能使研究顺利开展,同时让日后的研究成果可信、可靠,有推广价值。一般来说,与临床相关的科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最好为临床一线的专家或资深的医生,试验设计需合理,研究方法和统计学方法要求可靠并符合随机、对照和重复的统计学原则,且临床资料和数据真实可信,只有这样科研活动得出的结论和经验才能经得起检验、推敲、重复和历史的证实,具有普遍性意义。


1.5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常常是临床医生从事科学研究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科研人员能够系统性、持续性地对一个问题进行纵深的研究,即能从一个科学问题中发现和解决更多与该问题相关或由该问题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其他科学问题。研究如果不够系统,容易造成思维、人力和科研资源的分散,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往往很难出成果。此外,对于临床医生个人成才的规划来说,开展有系统性的研究更有可能获得源源不断的信息、物质、资金和人才资源的支持。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