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常注重学历,很多学生也是努力往上考。我国的博士生数量已经是全世界第一,人数有80万人。研究生的数量更多,有数百万人。从数量上看,我国高学历人才很多,但是,这些高学历人才的质量水平却不高。最突出的表现是,我国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科技研究成果比其他国家少。
我国研究生、博士发布的
SCI论文的数量很多,全世界第一。因为我国很多高校对SCI论文数量有严格的要求,而西方国家没有这一项要求。我国发布的这些SCI论文水平并不高,引用数量少。
为什么我国高学历人才多,但研究成果却如此尴尬呢?第一,与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有关,应试教育下,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顺利毕业,拿到学历,对学术研究的热情不高;第二,与我国的研究环境有关,高等院校对学术研究人才不够重视,没有提供好的研究环境,学术研究氛围不浓,没有几个学生全身心投入研究中。
对于这一研究现状,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网友一:现状的学生读研究生和博士,不是为了做学术研究,只是为了拿到高学历文凭,毕业后可以找到好工作。他们也是社会中的普通人,没有那种为了学术和科学献身的精神,生活压力大,除了平时的学习和研究,还要出去兼职,非常辛苦,也是可以理解。
网友二:其实,研究生和博士很辛苦,很多都要为导师服务,导师会给他们安排很多任务,平时自己做研究的时间比较紧张。这么劳累的状态下,也失去了做学术研究的热情。这些学生的实际研究能力也不高,甚至要依靠导师才能顺利毕业,他们发表不出来学术论文,是很正常的。
网友三:现在很多研究生和博士都是徒有虚名!很多学校都可以培养出来博士,但具体的能力会有很大的差别;中国人最看重学历,只是为了毕业好找工作,没有人愿意做科研;即使有真正喜欢搞科研的,没有足够的机会,也难以被录用,没有搞科研的机会;这些学生之间有竞争,如果自己能力太突出,经常发表学术论文,会受到其他学生的排挤,面对这个压力,很多人选择安安稳稳地读书。
面对网友的辛辣分析点评,确实也看到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做科研的辛苦,整体科研的氛围比较差,各方面资源也比较少,学生的目标追求也有问题,这些都让我国学术研究成果如此少。想要成为科技强国和知识型强国,需要更多的努力,还要走很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