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细胞自絮凝提高酿酒酵母抗逆性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2-03-15 00:00:00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微生物与生物过程工程研究室在《Biosource Technology》上发表题为“Manipulating cell flocculation-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s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enables improved stress tolerance and efficient cellulosic ethanol produ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酵母细胞自絮凝对胁迫信号途径的影响和提高耐性的分子机制。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叶佩良为该论文第一作者,赵心清教授为通讯作者。


  微生物细胞的自絮凝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酿酒酵母细胞自絮凝可以实现反应器中的高密度培养,并有利于细胞的低成本自沉降采收。此外,絮凝酵母具有比游离酵母更好的抗逆性,但这种耐受性的提高如何实现目前还不清楚。

  该课题组研究人员对絮凝酵母和敲除了絮凝基因的非絮凝突变体进行分析发现,在乙酸胁迫条件下,絮凝酵母中大量的蛋白激酶基因转录、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与非絮凝细胞相比明显不同,提示絮凝细胞可能存在不同的胁迫信号传导途径。此外,也首次发现了多个蛋白激酶的不同位点磷酸化修饰的水平在乙酸胁迫条件下受絮凝的影响发生变化。高渗透压甘油促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途径(HOG-MAPK)是酵母细胞调控外界高渗透压胁迫应答的主要途径,MAPK蛋白激酶(Hog1p)与多种胁迫信号传导和调控相关。研究发现,Hog1p在絮凝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游离细胞,将Hog1p和提高幅度较大的几个蛋白激酶基因在游离细胞中过表达,发现Akl1p过表达后其耐性提升效果明显,在含有乙酸的培养基、模拟抑制剂培养基和玉米芯水解液中,AKL1过表达菌株均有良好的发酵性能,而且证明Hog1p能与Akl1p等蛋白激酶具有蛋白水平相互作用,并提出了蛋白激酶信号网络调控抗氧化酶表达,进而帮助清除乙酸胁迫产生的活性氧,最终提高细胞发酵活性的分子机理模型。该研究为深入研究细胞群体形态影响工业微生物代谢重塑提供了基础。

  医晋通,SCI医学论文科研服务平台

  “医晋通”隶属于广州拓科期刊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品牌,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


  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