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Macrophages)是存在于我们身体各个器官中的免疫细胞。它们充当组织守护者,滋养其他细胞并清除有害物质,例如细菌、细胞碎片,以及肿瘤细胞。因此,巨噬细胞已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潜在新型活性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受损器官、抗感染和抗癌。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细胞必须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量生长且不会失去其特殊功能。但到目前为止,这一点对巨噬细胞来说是困难的。科学家们也严重怀疑实验室条件可能会使巨噬细胞失去特殊能力。
近日,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Immunology 期刊发表了题为:Long-term culture-expanded alveolar macrophages restore their full epigenetic identity after transfer in vivo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显示,在实验室条件下长时间培养生长的巨噬细胞,在转移回体内后可以正常发挥作用,并且与从未离开组织的巨噬细胞无法区分,这一发现为基于巨噬细胞的新型细胞疗法铺平了道路。
在实验室中增殖细胞,即所谓的细胞培养,是多年来在生物学和医学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的一种常用技术。然而,在实验室中生长的细胞与其在体内的正常环境明显不同,细胞在培养皿中生长并浸泡在人工营养液中,它们需要适应这种新的培养环境。我们需要确切地知道这些细胞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是否是永久的。
研究团队小鼠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s,AM)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是天然存在于肺泡中的免疫细胞。研究团队在实验室中将这些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了几个月并大量繁殖。虽然它们的外观和一般特征没有受到影响,但当更仔细地检查时,很明显这些细胞实际上已经产生了了许多适应新环境的变化。
众所周知,我们体内的每个细胞都有着相同的基因组,但各个细胞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同的基因被打开和关闭,也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我们可以将其视为细胞的分子指纹,通过确定开启表达的基因的组合,我们可以将肺泡巨噬细胞和肠巨噬细胞、脑细胞等等区分开来。
然而,研究团队将实验室中长时间培养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与小鼠体内的肺泡巨噬细胞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着的实质性差异,二者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多达3000多个。
接下来,研究团队将实验室中长时间培养的肺泡巨噬细胞移植回小鼠肺部。详细比较表明,这些在实验室中长期生长的肺泡巨噬细胞在移植后,与从未离开肺的巨噬细胞没有区别。这表明巨噬细胞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出现的实质性适应和基因表达情况的改变被证明是完全可逆的。实验室培养的巨噬细胞在移植回肺部后,很快“忘记”了它们在实验室培养皿中经历和变化,完全恢复了成了它们的正常功能和状态。
医晋通,SCI医学论文科研服务平台
“医晋通”隶属于广州拓科期刊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品牌,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
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