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花生团队针对高油酸花生种子加工过程中代谢物含量变化的研究论文“Impact of Different Cooking Methods on the Chemical Profile of High-Oleic Acid Peanut Seeds”在国际著名食品学期刊《FoodChemistry》(中科院大类一区,IF7.514)在线发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刘浩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洪彦彬研究员、陈小平研究员及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Rajeev Varshney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花生是广东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经济作物,全省的花生产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加强农民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金豆豆”。油酸 (OleicAcid,C18:1)属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在18碳脂肪酸分子的第9位存在碳碳双键(C=C),长期食用可降低心脑血管患病率,并且能够延长油品存储期。高油酸花生的油酸含量可达到自身总油脂的75%,可媲美橄榄油以及山茶油等高端木本油料作物,并且高油酸花生价格是普通花生的5倍,大力发展高油酸花生经济效益显着。尽管现阶段通过品种培育可获得高油酸花生新品种,但是要布局花生全产业链发展仍需要从品种原料到加工处理等多个环节综合掌握高油酸花生的基本特性,而加工环节缺少合理的科学数据支撑。
因此,作物所花生团队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Widely Targetedmetabolomics)在高油酸花生种子内鉴定到了630种代谢物质,通过不同的热处理方式检测到超过400多种差异代谢物。综合数据分析表明160℃烘烤后的高油酸花生能够最大化地保留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代谢物质,而180℃高温油炸后的高油酸花生与未处理的种子相比具有402个差异代谢物,表明高温油炸并不是理想的加工方式。研究结果不仅能够为家庭直接食用高油酸花生提供合理的烹饪方式,也可为后续高油酸花生种子合理选用适当的加工方式提供有利的科学数据与理论支撑。本研究得到了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国家花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优势学科团队项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医晋通,SCI医学论文科研服务平台
“医晋通”隶属于广州拓科期刊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品牌,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
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