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2 09:13:14
摘要:目的:探讨TEG、FIB及D-D在反映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情况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174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一时段体检的174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用同一机器、相同的方法和试剂行TEG、FIB、及D-D水平的检验,然后常规行一般凝血指标如APTT、PT、T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APTT、PT、TT和D-D均较对照组低,总体处于临界水平,研究组的R值、K值有所减小,而Ma值、Mε值有所增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APTT、TT及FIB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D-D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有逐渐表现为高凝状态的趋势,通过TEG、FIB及D-D水平检测可有效反映患者凝血功能情况,可作为临床指标评估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状态。
关键词:恶性肿瘤;凝血功能;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肿瘤的发生不但呈增长趋势,而且也呈年轻化,尤其是恶性肿瘤难治疗、预后差,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危害极大。恶性肿瘤发生后会逐渐侵蚀人体的免疫、凝血等功能,呈现为免疫力逐渐下降、血栓形成或异常出血等恶病质[1-2]。因此,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评估和变化是临床评估的重点内容之一。反映凝血功能的直接指标主要有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等通过反映纤溶系统情况也可以侧面反映患者凝血功能情况,但反映不全面是其局限性。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是可以全程反映凝血至纤溶的动态指标。探索恶性肿瘤患者这些指标的作用,可更好地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特别是经过化疗、放疗后,机体的各种功能更是被进一步打击,更加容易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3],因此在肿瘤的诊治中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之一,也是当前肿瘤治疗研究关注的热点[4-5]。本研究探讨TEG、FIB)及D-D在评估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价值分析,为肿瘤的临床诊治疗提供证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并手术后经病理初次确诊恶性肿瘤患者;纳入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智力正常的;(2)知情同意相关获益及风险,并签字;(3)非急危重症患者。排除标准:(1)有血液相关系统疾病的;(2)有服用阿司匹林或利伐沙班等影响凝血功能等药物的患者;(3)患者依从性不佳者。最终有174例患者符合标准,作为研究组,其中男78例,女96例;年龄36~70岁,平均(61.31±6.77)岁;肺癌67例,肠癌59例,胃癌48例。在同期本院进行体检的人员中,选择性别、年龄类似的174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男78例,女96例;年龄38~82岁,平均(61.92±5.34)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1.2研究方法凝血相关指标检测:将纳入研究的患者于空腹下采集适当静脉血,于3小时内采用同一型号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检测,规范操作,检验患者凝血功系统相关指标如APTT、PT、TT、FIB、及D二聚体的具体数值,本仪器的相关指标参考值:APTT:20.1~36.7s;PT:10.0~16.0s;TT:14.3~20.3s;FIB:2.1~6.3g/L;D-D:<0.3mg/L;其中PT、TT>正常值3s即为异常,APTT>正常值10s即为异常。血栓弹力图检测:空腹取静脉血2ml于抗凝试管中,应用全自动血栓弹力图仪(乐普西芬斯公司),使用公司配套试剂;运用同一标准流程的方法进行检测,于采血后3小时内检测完毕。检测值类型:反应时间R(凝血活酶生成时间)、凝固时间K(凝血酶形成时间)、血栓最大幅度Ma值(血栓形成的最大幅度)和血栓弹力度Mε值(血栓的弹性大小)。1.3研究对比统计两组TEG的R值、K值、Ma值、Mε值,以及凝血系统相关指标APTT、PT、TT、FIB、D-D,并比较两组中各个数值的差异性。1.4统计学方法予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TEG及各凝血指标两组TEG相关数值及一般凝血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并予t检验分析。在R值、K值、Ma值、Mε值上两组有明显差异,一般凝血相关指标总体上处于轻度偏低的临界处,提示研究组均呈高凝状态变化;研究组的R值、K值有所减小,而Ma值、Mε值有所增高,APTT、TT及FIB轻度偏低,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PT、D-D轻度偏高,但离临界处较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TEG与一般凝血相关指标不同类型恶性肿瘤TEG的R值、K值、Ma值、Mε值以及凝血系统相关指标,经t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及表3。
3讨论
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而人们健康的生活习惯却未跟上经济发展的相关步伐,因而当下恶性肿瘤频发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如何治疗恶性肿瘤是当代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因为恶性肿瘤会引起人体各个系统的变化,所以患者身体状态的变化也是临床评估的重点,尤其是凝血功能方面,恶性肿瘤会导致血栓形成或异常出血,对患者预后危害极大,早期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可指导患者的评估和治疗,对患者预后意义较大[6]。血栓弹力图是标记血液凝固过程中各项反应指标形成的图[7],其中R值可以反映凝血因子的强弱,是提示高凝状态的主要指标;K值表示网织速度,一般与FIB正相关;Ma值主要与血小板的功能正相关;Mε值则反映血栓的弹力粘度;总之这些指标可以全面反映血液的凝血功能情况。APTT、PT、TT是直接反映凝血功能的主要指标[8-9],FIB、D-D是反映凝血纤溶系统的指标。APTT、PT分别反映凝血功能中内、外源性凝血功能情况,TT则能反映血液凝固的主要过程,即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FIB是形成血栓主要物质之一,同时也是机体应激反应所产生的蛋白,可以反映凝血功能的激活情况及机体应激情况,而且有研究发现形成纤维蛋白后可为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提供桥梁,可能是提示肿瘤通过血液扩散侵袭的指标之一。D-D是纤维蛋白溶解产物,预示血栓形成和纤溶系统激活,是临床评估血栓风险的指标之一。这些指标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恶性肿瘤在进展恶化,是引起凝血功能或纤溶系统异常。也就是说通过凝血功能或纤溶系统的变化,可以反映恶性肿瘤的状态及变化。本次研究分析发现研究组的R值、K值缩短,而Ma值、Mε值升高,提示凝血功能偏向活跃。目前业界相关研究普遍认为血栓弹力图各项数值在反映血液高凝状态上的灵敏度要好于一般的凝血功能指标如PT、APTT、TT等[10-11],因为这些一般指标只是反映复杂的凝血反应中的某一部分,并非像血栓弹力图那样动态、完整地显示凝血过程。在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中,血栓弹力图的各项指标数值和一般的凝血相关指标对比显示均无明显差异,提示血液的高凝状态在各种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发生,可能是恶性肿瘤进展中共同的病理过程。在一般的凝血相关指标上发现,恶性肿瘤所在的研究组的平均APTT、PT、TT较对照组均降低,提示恶性肿瘤多已引起机体反应等致凝血因子变化,存在凝血活跃状态,但是总体上处于临界状态,可能是由于恶性肿瘤均为初次被发现,未明显进展的原因。根据相关基础病理生理研究发现[10-12],引起机体凝血系统变化主要机制有:一是癌细胞会分泌组织因子等有促凝作用的因子,激活凝血溶血的发生;二是癌细胞可分泌异常因子,或引起炎症发生,直接损伤血管壁细胞,引起凝血功能异常;三是机体本身产生应激反应,使自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过度活动,造成自身损伤。因此本次研究分析得到的结果基本与此吻合。但更准确具体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来明确。综上所述,肿瘤的进展可能会伴有凝血功能及纤溶系统功能异常,通过早期检测TEG、FIB及D-D,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凝血状态,为恶性肿瘤的评估提供参考证据。
作者:麦静雯 王堃成 蔡怡娟 张烨梓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