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2 09:13:05
【摘要】目的分析在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辩证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每组57例,西医组单纯采用硝酸异山梨酯等西药治疗,联合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辩证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5%,显著高于西医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压积依次为(1.68±0.13)mPa·s、(4.03±0.22)%和(41.21±0.22)%,均低于西医组的(1.78±0.13)mPa·s、(4.11±0.12)%和(44.61±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在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辩证治疗可促进患者疗效的改善,并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辩证治疗;安全性
中医将冠心病纳入“胸痛”或“胸痹”等范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生活节奏的明显变化,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大,造成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1-2]。西医药物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疗效往往有限。近年来,临床尝试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为冠心病患者实施治疗,以促进冠心病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改善,加速患者的康复[3]。本研究旨在分析在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辩证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每组57例。西医组男30例,女27例;年龄在42~80岁,平均年龄(61.53±2.81)岁;病程处于1~7年,平均病程(3.23±0.52)年。联合组男32例,女25例;年龄在43~81岁,平均年龄(62.91±3.52)岁;病程处于1~8年,平均病程(3.38±0.57)年。114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心肌酶谱以及心电图等临床检查,检查结果均显示患者符合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西医组单纯选择西药治疗,取阿司匹林肠溶片(黑龙江龙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1839,规格100mg×30s)口服,每日1次,每次100mg;取硝酸异山梨酯片(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2024005,规格5mg×100s)口服,每日3次,单次药物使用剂量为10mg;取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规格10mg×7s)口服,每日1次,每次40mg。联合组在西医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辩证治疗。针对存在痰浊闭阻现象的患者,取枳实及半夏各10g,全栝楼及桂枝各5g,茯苓及降香各12g,以水煎取药液,每日1剂,于早晨和晚上分2次口服用药;针对存在心血瘀阻症状的患者,可取荷叶、元胡、川穹、防风和陈皮各10g,柴胡、香附、川楝子各12g,配合丹参以及白芍各15g,以水煎取药液,每日1剂,于早晨和晚上分2次口服用药。两组患者均以15d为1个治疗疗程,均坚持用药2个疗程。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情改善情况,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①痊愈:患者胸闷、心慌等冠心病症状彻底消失,所有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均无异常。②显效:患者胸闷、心慌等冠心病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明显改善,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大幅改善。③有效:患者胸闷、心慌等冠心病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或缓解,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等检查结果有所好转。④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4-5]。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采用血流动力学检测仪对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进行检测,于清晨采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mL,置于真空采血管内;采用凝血酶测定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测定。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过敏反应、内脏出血及心肌梗死等。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压积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现阶段,临床上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西药的应用较为常见。硝酸脂类药物作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6]。但部分患者在用药后会出现头痛、头胀等不良反应,增加患者不适感,导致相当一部分的患者难以坚持遵医嘱用药,影响疗效[7-8]。有研究发现,针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5%的冠心病患者,若未满足支架治疗相关指征,单纯选择药物二级预防治疗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疗效,亦无法实现对患者体质的有效调节[9]。而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药物治疗可促进患者体质的改善,同时减轻西药治疗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从中医角度上来看,冠心病属于胸痹范畴,多因痰浊内阻以及气血两虚等原因造成,而寒湿阻滞等因素也可能会诱发该疾病。针对冠心病患者,在实施西药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疗效,这是因为方剂中的荷叶具备良好的利尿效果,同时可发挥收涩化瘀的作用;防风不但能够缓解风湿痹痛症状,而且可改善患者脾虚湿盛证;陈皮除了具备理气健脾的功效外,还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效燥湿化痰;元胡兼具行气活血以及镇痛之效;川楝子可行疏肝邪热,并达到行气镇痛的目的;郁金以及柴胡均具备活血镇痛的作用;丹参除了能够活血祛瘀之外,同时还具备良好的凉血作用以及安神作用。方中诸药调和,可达到行气活血以及化痰消淤的功效,同时具备理气安神的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数据与相关研究结果十分相近[10]。综上,针对冠心病患者在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辩证治疗可促进患者疗效的改善,并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孙丽.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研究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9):137,139.
[2]司伟,单鹭.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发心绞痛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8):177-178.
[3]于龙,周旭东,董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5):161.
[4]赖安宁.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2):244-245.
[5]王小龙,陈文刚.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143-144.
[6]马腾,朱明军,王永霞,等.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1):7-13.
[7]王焕超,焦春艳,宓丽影,等.中西医联合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稠度、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8):110-111.
[8]董稳.清暑益气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炎症机制研究[J].光明中医,2020,35(2):257-259.
[9]冯枫,柳晨.疏肝解郁止痛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13):60-62.
[10]李婷,钟超伶.温针灸与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0,52(6):124-128.
作者:赵楠 单位: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