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8 09:17:38
为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动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交流、竞技的大舞台。基于学情和岗位需求,大赛重点考察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科学运用教学资源和信息化手段,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积极融入德育教育,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解剖学传统教学模式向信息化教学转变是一种趋势[2],笔者根据以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之椎骨及其连接参加教学能力大赛的经历,谈谈心得体会,以供交流。
1组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教学团队
教学能力大赛要求教学团队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等,因此,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包容共勉的教学团队是成功的前提。本教学团队高、中、初级职称搭配合理,3人平均年龄35岁,在教学经验、教学创新、教学反思和信息化技术等方面互补性强,具备核心竞争力。
2树立教学理念、遵循学情特点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主要阐述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位置及毗邻等,是高职护理专业的入门必修课,由于解剖学的学习内容较为特殊,所以在知识应用方面还需正确引导[3]。根据“够用、有用、实用”原则,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突显护理职业特色,将“学习解剖学不是纯粹背书,而是为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这一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积极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大一的准护士生对本门课程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但自主学习能力欠佳,需要积极引导、启发。
3确认教学重点与难点
基于课程特点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认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做到因材施教,是成功的关键。椎骨及其连接重、难点突出,表现为:椎骨结构名称较多,椎骨间的连接较复杂,学生难以掌握;颈椎、胸椎、腰椎等特点鲜明,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等椎骨疾病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很感兴趣;腰椎穿刺、腰部麻醉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要求学生掌握穿刺路径和注意事项;椎骨及其连接中蕴含丰富的德育元素,有利于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同向同行。
4制定、完善教学材料
教学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制定和完善配套教学材料,包括用问卷星软件设置调研问题并形成二维码,方便学生开展调研活动;用VR软件拍摄椎骨及其连接小视频,分别命名,并发入班级群;编辑临床腰穿小视频和制作微课;完善教学大纲、PPT课件和教案;设计测验和讨论主题等。
5设计、实施信息化教学方案
教学团队科学运用问卷星软件、超星学习通网络课程平台、3D数字解剖系统、VR技术、活体、骨标本和骨架模型等教学资源,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和课后提升”三大环节来开展教、学、做一体化信息化教学,具体流程如图1。
6挖掘推敲,模拟答辩迎复赛
复赛流程包括报到、分组、抽签、候考和答辩,其中答辩环节是核心。在接到复赛通知后,教学团队把教学材料、教学方案和教学要点等进行严密梳理,挖掘专家可能设置的问题并进行反复推敲和模拟答辩,如教学团队3人如何分工?学习小组的分组依据?安排课前调研活动有何考量?如何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如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机衔接?本堂课的教学特色与创新有哪些?本次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何优点?答辩现场要求每个团队在10min内阅读3个问题,并完成针对性回答,3个问题是:①教学中加入的小视频有什么作用?②运用哪些手段与技巧达到教学目标,如何有效评估教学效果?③如何实现基础课程与临床岗位需求的有效衔接?教学团队迅速分工,采用一人回答一题,组员补充的方法,较圆满地完成了答辩。
7体会与小结
本次教学团队的作品-椎骨及其连接能得到评委的认可,总结有以下几个亮点:
7.1构建了合理的信息化教学方案,并加以高效实施
教学团队突破传统教学束缚,合理运用学习通APP、学习通网络课程、手机VR软件、3D数字解剖系统、微课、模型和标本等教学资源,以课前活动、课中实施和课后提升为抓手,构建了理念较先进、可操作、可借鉴、可复制的信息化教学方案,并加以高效实施。
7.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解决重点与难点
教学团队借助超星学习通网络课程平台、学习通APP、3D数字解剖系统、标本和模型等教学资源,运用案例教学法、讲解示范法和分组讨论法,实现了教师“教中做,做中教”,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有效解决了重点与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
7.3注重知识联系临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坚决贯彻基础课程服务于临床需求的理念,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临床,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支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主动发问和上台演示等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开展分组讨论、演示腰穿路径及操作要点,增强护理角色感;发布椎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为主题的课后讨论,学生查阅资料并进行回贴,教师在线点评、批阅和考核,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能力。
7.4强化德育教育,实现了专业传授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教学团队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三全育人”根本任务[5]。椎骨及其连接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衔接点,通过知识延伸、结构类比、情景模拟等方式将思政元素恰到好处地融入教学,实现专业传授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如从脊柱延伸至腰杆,倡导学生要一身正气,挺直腰杆做人;椎骨及连接组合成脊柱联想到螺丝钉精神,引导学生要具备集体荣誉感;腰穿部位的合理选择,教育学生要相信科学,敬畏生命,严谨行医;椎骨疾病拓展到社会低头族现象,教导学生要合理使用手机,增加户外运动,不让青春年华在低头中黯然消逝。本次参赛更新了教学理念,创新了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开拓了视野,提高了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今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陈绣瑶.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2):118-120.
[2]林加福,陈玲珑,吴碧莲.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信息化教学的初步探索[J].解剖学研究,2015,37(2):158-159.
[3]任亚丽,王晓静.信息化时代“以人为本”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7):192.
[4]姜永生.多媒体技术与信息化教学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邵水金,张黎声,于波,等.人体解剖学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J].解剖学杂志,2019,42(6):607-609.
作者:尹史帝 单位: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形态学教研室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