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分析

2021-03-08 09:17:26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8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术后行定期放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42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并使用乳腺癌患者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B)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70.05±16.1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年收入、付费方式、疾病分期、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手术方式、远处转移、术后时间是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整体生活质量较低,受家庭人均年收入、付费方式、疾病分期、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手术方式、远处转移、术后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乳腺癌;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乳腺癌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临床以手术联合放化疗、内分泌治疗为主,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存期,但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新药、综合治疗手段的使用,乳腺癌死亡率下降,患者生存期延长。但由于患者需忍受手术带来的创伤如乳房缺损、疼痛,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如脱发、胃肠道反应等,其生活质量仍无明显改善[1]。生活质量可影响生理、心理、社会生活等方面,又可反映患者总体健康状况。WHO提出,癌症诊断与治疗的目标在于治愈或延长患者生命,同时最大程度改善存活者生活质量。为了解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对14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8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病理证实为乳腺癌且均为女性、已婚;②乳腺癌为单侧均行手术治疗;③无认知功能障碍,语言表达能力正常;④患者均知晓本研究详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合并癫痫、心衰其他恶性肿瘤等影响生活质量的严重疾病;②合并精神性疾病;③依从性差。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工具①一般资料: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表收集,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体质指数(BMI)、居住区域、职业、家庭收入、疾病分期、术后治疗情况、婚姻状态、付费方式等。②心理状态:采用W.K.Zung制定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SAS评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SDS评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③生活质量状况:使用乳腺癌患者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unctionalassessmentofcancertherapybreast,FACT-B)中文版[2-3]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信度,共包括4个领域即生理领域(7个条目)、社会/家庭领域(7个条目)、功能领域(7个条目)、情感领域(6个条目),共27个条目,乳腺癌特异量表即附加关注共9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5级评分法(0~4分),正向条目正向计分,逆向条目反向计分,量表总分为上述条目得分总和,生活质量与分值呈正相关。1.2.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查询病例资料、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术后入院复查患者,面对面指导患者填写问卷;不需回医院复查患者通过病例资料查询获得患者一般资料,需要填写的部分通过电话与患者取得联系,得到患者同意后向患者讲解调查表要求,以邮寄方式发出问卷;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由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采用不带指示性的语言进行协助。共发放问卷151份,回收146份,回收率为96.69%。其中有4份因对选或漏选评定为无效表格,因此回收有效率为94.04%。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录入患者问卷资料,采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做单因素分析;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单因素分析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或Kruskal-WallisH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个均数的两两比较使用q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142例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状况

得分生理领域0~28分,平均(16.82±5.43)分;社会/家庭领域0~28分,平均(12.86±4.26)分;功能领域0~28分,平均(10.25±3.18)分;情感领域0~24分,平均(13.78±4.32)分;附加关注0~36分,平均(16.34±5.76)分;总分0~144分,平均(70.05±16.15)分。

2.2患者一般情况

142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已婚女性,年龄39-76岁,平均(55.68±8.42)岁;文化程度偏低,高中以上构成比为15.19%;超重及肥胖患者(BMI≥24kg/m2)75例,构成比为52.81%;在农村居住的较多,构成比为61.97%;职业中无业者居多,构成比为68.31%;主要照顾者为配偶,构成比为83.80%;多为早期,构成比为58.45%;手术方式以改良根治术为主,构成比为80.28%;术后多行化疗,构成比为88.73%;焦虑、抑郁程度多为中重度,构成比分别为64.08%、66.20%。

2.3影响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BMI、居住区域、家庭人均年收入、主要照顾者、付费方式、婚姻状态、疾病分期、术后时间、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手术方式及是否术后放疗、远处转移为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4影响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14个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年收入、付费方式、疾病分期、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手术方式、远处转移、术后时间与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相关性(P<0.05)。见表2。

3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好的癌症,随着医学技术发展,患者5年生存率得到显著提升,我国女性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达到70%以上[4]。但乳腺癌存活患者生活质量并不高已引起临床学者重视,生活质量包含心理状况、生活状态、一般健康状况等。FCAT-B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消毒、信度与反应度,适用于中国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定。本研究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患者社会/家庭领域、功能领域、情感领域评分均偏低,总体生活质量一般。社会/家庭领域、情感领域评分偏低可能与患者缺乏家庭支持、自我情绪调节能力较差有关,功能领域偏低可能在于乳腺癌本身所致的自卑感影响其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5],情感领域评分偏低原因可能在于多数人缺乏对癌症的正确认识。本研究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年收入、付费方式、疾病分期、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手术方式、远处转移、术后时间可影响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家庭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有医保、农村合作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偏高,与临床调查[6]结果一致。乳腺癌住院费用高、家庭收入少、自费的患者经济压力大、负罪感较重会影响其治疗依从性,使其拒绝费用较高的治疗药物与方案。有研究指出年龄低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低[7],也有研究[8]指出低龄患者生活质量高。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低龄患者生活质量更高,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相关性。疾病分期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疾病分期越高术后进行放化疗次数可能越多、疗程越长,导致生活质量越差。肿瘤是否远处转移对乳腺癌患者生活状况影响差别很大,无远处转移患者身体不适症状较轻,而远处转移的患者因转移部位不同会影响相应部分的生理功能,如肺转移患者会出现咳血、呼吸困难,脑转移会出现头痛甚至昏迷[9]。临床研究[10]指出,术后复发、转移是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手术方式与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保乳术尽可能保留了患者身体的完整性,有助于增强患者信心。临床调查[11]显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有1/2认为术后恋人关系或夫妻关系受到影响。保留乳房的患者自我认同感较高,有利于确保术后生活质量,说明身体完整性对乳腺癌患者的重要性。临床调查显示20%~40%的女性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12],Eskelinen指等[13]出中重度抑郁症会影响乳腺癌入院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结局。乳腺癌患者因身体改变引发的心理问题突出,主要担心癌症复发、担心自我形象紊乱、担心疾病对婚姻生活产生影响。负性情绪可降低患者免疫功能,加快癌细胞扩散,影响疾病预后[14]。社会支持尤其是配偶、儿女的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配合度,促进生活质量提升。生活质量是一种主观体验,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越高、自我感受负担越低其生活质量越好。本研究结果显示,焦虑、抑郁是影响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临床研究[15]相一致。本研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时间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术后时间≥1年患者生活质量更好,原因可能在于术后患者各种功能恢复需要一定时间,术后时间短患者各功能未恢复使得生活质量下降。超重或肥胖会降低患者躯体功能、性功能、社会交往的积极性等,国外研究指出肥胖是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16]。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BMI越大生活质量评分越低,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与生活质量无明显相关性,原因可能在于本研究超重患者构成比较少会对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一定影响。基于分析的影响乳腺癌生活质量的因素,可通过下述干预方式加以改善:①加强疾病相关知识讲解,制定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方案,以减少乳腺癌患者因缺乏疾病认识而导致的焦虑、恐惧情绪;②给予心理、情感支持,尽可能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指导患者家属对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患者;③指导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功能锻炼。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注重乳腺癌患者心理、生理需求,治疗时与患者做好沟通,帮助患者正视疾病,疏导患者情绪,指导其积极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社会功能,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夏群伟 傅红波 俞怡 汪君芬 单位: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乳腺外科 舟山市妇幼保健院门诊部 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内科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