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5 16:17:03
摘要:医共体全称医疗共同体,是指以区级医院为龙头,整合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资源,形成一个统筹管理、统筹分配、统筹辅助帮扶机制、成立医共体中心药房,规范开展成员单位医务人员培训及各项管理,逐步解决社区基层医院采购药品困境,提升社区医院医疗整体水平,合理引导慢性病病情稳定的患者到社区医院复诊,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医共体;社区医院;药房建设
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与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宁波市鄞州区第三医院、宁波市鄞州区中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宁波市鄞州区咸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宁波市鄞州区塘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9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区域医共体。确保医共体成员单位用药需求,医共体内部实行规章制度、技术规范、诊疗服务、药品出入库、养护、储存配送等统一管理,现将医共同模式下社区医院药房建设进行了探讨。
1建立上下联动统一管理机制
1.1建立医共体药品统一采购配送制度
设立中心药房,发挥牵头医院的龙头作用,通过中心药房统一部署,按照“总院统一、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原则,建立医共体所有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医共体统一用药目录,实行药品、医用耗材统一采购、统一管理。医共体总院负责落实慢性病常规药品统一目录。配足、配齐58种必配慢性病用药,并根据患者需求选配193种慢性病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经济、快捷。
1.2建立医共体药事服务管理中心
医共体总院负责成立医共体药事服务管理中心,制定出台连续药事服务管理流程、服务规范和药品、药械质量管控体系。统筹管理医共体各成员单位药品品种、规格、仓存、库存等信息、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带动三甲医院的药事服务延伸下沉到社区,提高社区医院药学服务质量、提升社区医院整体的药事服务水平,构建区域医共体用药衔接、利益共享、成本共担机制,保障药品有效供应[1]。
1.3建立医共体统筹人事管理制度
统筹医共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定医共体人员招聘方案、调配和考核方案,并组织落实实施。医共同所有医院药房人员实行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上岗、统一管理。医共体按各个分院的不同需求进行岗位设置,制定聘用方案,并交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实施全员岗位管理,组建药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开展医共体内药剂科相关人员、及各成员单位药房人员的考核管理。
2医共体医院药房的信息化建设
2.1统筹医共体药房信息化建设
目前各基层社区药品品种数量参差不齐,药品的盘整、管理制度相对比较简单,区域医共体统筹信息化平台推进医共同药品“互联网+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医共体总院和分院药房、药库数据平台实施信息化对接,总院实时掌握各分院的数据,并进行质能管理,药品数据日对账率平均达到98%以上,平台数据符合率达到95%以上。
2.2保障医共体医院医药信息安全
“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建设虽然极大的方便了医共同总院对下级分院医疗数据的采集及分析,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进一步落实医共体各级医院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加强临床诊疗及药房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保障工作,加大对基层社区医院药房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大药品信息化管理力度,加强药品采购、实物库存、药品盘存、效期药品等监管工作。
2.3建立医共同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共享体系
进一步加强医共体各级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统计数据的信息化平台共享建设,按照药品不良反应警讯事件、不良后果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隐患事件等事件级别进行概况件数统计。医共体总院专业人员应着重加强对各级分院上报的药械不良事件原因进行分析、汇总、利用信息化平台形成综合分析报告,逐步实行区域医共体药品不良反应预警监测系统信息对接、信息数据共享[2]。
3目前医共体医院药房建设存在的问题
3.1社区医院药房质量管理需持续改进
药房高效的质量管理,是保障药品质量的重要前提,医共体总院药房质量管理体系比较完善,技术人才众多,有先进的管理经验,而各级分院的药房质量管理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医供体总院应加大对各级分院药事管理的组织及扶持力度,深入基层社区进行调研,参与社区药房的建设及管理,把三级医院好的管理方法带到基区,群策群力落实整改措施,解决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3.2牵头医院对社区医院药房的帮扶力度有待提高
医共体牵头的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目前对社区医院药房管理、管控力度有待提高,加强选派资质高、经验丰富的高年资药师定期到基层社区医院指导药房合理化建设、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对社区医院药房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将师带徒工作落实到实处,提升社区医院药房整体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品牌,提升社区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真正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3.3社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描述过于简单
分院医务人员在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时,叙述事件经过及详细信息过于笼统、简单,尤其是对比较严重的药械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临床表现描述过于简单,具体用药时间,用药天数,发生不良反应药品停药后转归情况未详细描述。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缺少主要生化指标的用药前后对比,部分科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描述用词过于随便、口语化、用词不够准确、存在歧义。医共体总院应加强对药品不良事件的申报管理,各分院药房专职人员应把好药品不良反应规范书写及定期上报关。
4讨论
医共同总院与各级分院上下联动,以区级医院为龙头,成立医共体中心药房,逐步解决社区基层医院采购药品困境,整合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形成统一管理、统一分配[3]。区域医共体积极开展各成员单位医务人员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提升社区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合理引导慢性病病情稳定的患者到社区医院复诊,更好的满足患者看病就医需求[4]。以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为龙头的鄞州医共体鄞南片区建设将首南社区、姜山社区、中河社区、钟公庙社区等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成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区域医共体,实行上下联动统一管理,设立中心药房,建立医共体药品统一采购配送制度,按照“总院统一、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原则,建立医共体所有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医共体总院统一用药目录,实行药品、医用耗材统一采购、统一管理。建立医共体药事服务管理中心,带动三甲医院的药事服务延伸下沉到社区,提高社区医院药学服务质量、提升社区医院整体的药事服务水平。建立医共体统筹人事管理制度,统筹医共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定医共体人员招聘方案、调配和考核方案,开展医共体内药剂科相关人员、及各成员单位药房人员的考核管理。统筹医共体药房信息化建设,加强医共体医院药房的统一管理,统一协作,在保障医共体医院医药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加强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建设[5]。促进社区医院药房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提高牵头医院对社区医院药房的帮扶力度,做好医共体医保药品的带量采购工作,更好的保障患者看病就医需求。
参考文献
[1]肖伟,支哲明,石飞飞.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20,40(3):221-223.
[2]李明立.县域医共体发展问题浅析[J].中国卫生人才,2020(3):12-15.
[3]何光秀,汤少梁.分级诊疗背景下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博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3):1611-1614.
[4]曹讷,关丽征,许建,等.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北京市社区居民用药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0):1254-1260.
[5]林建潮.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医院的实践与成效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20,27(2):149-152.
作者:徐燕君 单位:宁波市鄞州区第三医院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