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9 17:21:40
[摘要]该文着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对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带来的挑战,从理论培训、技能练习、鉴定考核、新工种设立等方面探讨了今后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系列工作的对策,以进一步推动职业技能鉴定持续发力,不断提高卫生专业士兵卫勤保障能力.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
军队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既是考核选拔和量才使用卫生专业士兵技能人才的重要制度,又是促进和提高部队卫勤训练质量的有效手段[1].目前,随着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并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状态,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已经恢复.本文就此次疫情对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在理论培训、考核方式、技能练习、新工种设立等方面带来的挑战,以及今后鉴定工作的组织实施进行了思考.现报告如下.
1新冠肺炎疫情对职业技能鉴定的挑战
1.1鉴定考核方式不能完全适应疫情防控新要求
目前,军队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依托已建立的鉴定站,采取就近就便原则,根据上级有关部门鉴定考核计划通知要求,对鉴定站所覆盖地域报名参加鉴定的卫生专业士兵进行考核.参加鉴定的人员和考评员自行集中到所属鉴定站,由鉴定站统一组织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现有鉴定考核模式存在人员聚集和人员远距离流动的弊端,不利于疫情防控.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摆脱传统考场束缚,便捷、高效、安全地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鉴定培训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疫情防控新要求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是对卫生专业士兵较为直接的一种技术技能培训模式,能迅速提高受训人员的技能水平.目前,军队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有若干个工种,但培训没有统一的模式,基本上均采用依托鉴定站对参加鉴定人员集中理论授课、实际操作练习等方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所有培训模式均会造成居住在不同地域的人员聚集,从而形成病毒传播隐患.因此,今年大部分鉴定站取消了考核前的培训环节,使许多卫生专业士兵失去了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点、有专业教员对操作技能进行指导的学习机会.理论知识学习不受空间和实操设备的限制,所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但操作技能练习由于受时间、场地、设备等条件制约,所受影响较大.
1.3鉴定工种设置不能完全适应疫情防控新要求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蔓延迅速,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也对部队疫情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已开展鉴定的有医疗救护员、护理员、西药药剂员、保健按摩师、防疫员和卫生检验员等工种,在此次疫情防控的院前急救、患者护理、药品调配、辅助治疗、防疫消杀、病原筛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流行病学规律,一种新的流行性疫病,从发现病毒到形成疫苗和自然防疫体系一般需要1~2年时间[2].而在此期间,由于人们对其流行规律了解较少,治疗药物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其危害程度尤其严重,防治难度较大.部队人员密集、相互联系紧密、疫病易染易传,一旦暴发疫情,后果不堪设想[3].在现有已开展技能鉴定的工种中,防疫员承担着部队基本卫生防疫任务,包括疾病监控、卫生防控、消毒、媒介生物防制、基本兽医卫生、饮水饮食卫生管理、卫生监督和监测、疫情初步调查和防控、健康教育等工作[4],其工作范围与职责同部队生物安全防控工作尚存在一定区别.如何进一步加强部队,尤其是人员较为密集的基层部队生物安全防控工作,尽可能将基层部队面临的生物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是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新工种论证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2职业技能鉴定模式的转变策略
2.1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线上考核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育培训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充分依托现有网络资源,整合网络、数据库、软件等技术,设计开发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在线考核系统[5],完成在线理论考试、系统自动提交和批改试卷、成绩自动登统、考生信息和成绩在线动态管理、成绩在线查询等功能.对于技能操作考核部分,可以通过在线远程考核系统,利用电脑、摄像头和固定架等辅助设备,现场视频连线,通过多个摄像头多角度传输视频信号,由考评员进行远程考核评分并实时成绩录入,由系统进行成绩汇总[6].线上考核模式便捷、高效、准确、及时,不会造成大规模人员聚集和人员多地流动,避免了不必要的病毒传播风险.同时,线上鉴定考核由系统自动生成试卷、评阅试卷和回收成绩,既增强了鉴定的客观性,又降低了鉴定考核的人力需求.
2.2依托军地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理论培训
目前,依托军事综合信息网建立的军事职业教育学习培训模式已在全军推广,信息化技术为职业技能学习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各工种理论知识制作成系列“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即慕课,依托军事综合信息网或互联网平台,由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整合军地相关职业教育资源,在慕课构建初始做好前期规划设计,形成分工协作的团队,相互配合完成系列慕课的运转[7].其中,授课团队由具有丰富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教育经验、对课程有整体把握的一线骨干教员组成,负责对课程进行设计及知识点拆分;助教团队由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以及已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证书的卫生士官担任,针对课程中的回顾性测试和答疑等环节提供服务,从而保障整个慕课课程的高效运作,避免资源浪费[8].卫生专业士兵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在慕课平台灵活安排学习进度,完成听课、课后作业和阶段回顾性测试,并结合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慕课可以反复播放,有效解决了传统培训中没看清、没听清等问题,且卫生专业士兵可以通过视频边看边练,达到操作技能需要反复练习的目的[9].
2.3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技能操作练习平台
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创建或模拟而成的一种类似现实的虚拟事物或环境,通过传感设备将虚拟现实中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线索传递给用户,使之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10].医药卫生行业属于特殊行业,实操练习必须严格规范,各项操作需要反复练习积累.可以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交互性强、安全性好的优点,构建虚拟技能操作平台,通过虚拟人体结构,使卫生专业士兵熟知各组织器官的名称、位置、形状、结构、神经血管分布情况以及与相邻组织器官的位置关系等知识点[11].在战现场急救技能训练方面,对于注重操作训练流程与理论知识考查的急救技能,如止血、包扎、固定等,可以开发桌面式虚拟交互系统,通过三维画面演示与人机交互进行操作流程和基础理论学习训练;对于重点进行技能操作手法与基础医学知识考核的急救技能,如气道管理、心肺复苏、伤员搬运等,可以开发交互式虚拟装备系统,通过沉浸式画面渲染与交互式穿戴设备进行“有创”、力反馈、运动反馈等技能操作训练[12].通过虚拟环境练习,使卫生专业士兵增强战场适应能力,不断锤炼和提高战现场环境下的操作技能水平、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战现场应变能力[13].在各工种的专业技能操作练习方面,通过虚拟技能操作平台,可以解决卫生专业士兵技能操作训练受场地、时间、仪器设备等条件制约的问题.通过虚拟仿真操作练习与真实现场环境结合及应用,使二者互为补充,可以有效提高受训者的操作技能.目前,地方高校已在西药药剂员等职业技能鉴定实际操作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开发的«GMP仿真实训系统»已在全国数十所院校推广使用[14],为军队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虚拟技能平台建设提供了思路.
2.4助力增设生物安全员职业技能鉴定工种
生物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是防范外来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人类生命和健康造成的威胁[15].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显示出生物安全之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16].随着我国军事力量不断增强,军队不仅要面对传统生物安全的威胁,也要面对新地域自然疫源性疾病所带来的威胁[17].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开设生物安全员工种,可以为部队培养生物安全防控人员,在基层生物安全防控岗位上,从生物安全监测监督、风险评估、应急上报、教育宣讲等方面,生物安全员与防疫员一起做好协同配合,有针对性地将部队驻地和训练、演习区域可能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降至最低,为基层部队官兵筑牢生物安全防线,避免因非战斗减员而影响部队战斗力.
2.5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按照军队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相结合、士兵技能评定与调配使用相统一的原则,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不仅体现在部队量才使用,也增强了卫生专业士兵退役后的就业竞争力.因此,报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卫生专业士兵数量逐年增加.但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取消了上半年的鉴定考核.在“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要求下,适应防疫形势,充分吸收借鉴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组织的经验做法,科学制定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实施方案.一是考核前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全体人员任务明确、熟悉流程,做到定人、定位、定事.对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等情况进行预判,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在鉴定工作手册中增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在考场安排时充分考虑通风消毒、体温测量、人员保持合理距离等防控要求.二是考核中采取非接触式考卷发放回收、摄像头监考、网络远程答辩等措施.三是在考核结束后,安排专人分批次疏散考生立刻离开考点,试卷和操作技能评分表回收后统一消毒,再进行阅卷和成绩登统工作.如出现疑似新冠肺炎患者,防疫人员必须马上到位并迅速果断对疑似人员采取隔离等措施,安排专人从专用通道乘坐专用车辆将其送往定点医院.工作人员对同一考场其他人员按照相关防疫要求处置,并封闭场地做消毒处理.
3注意事项
3.1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组织考核应注意的问题
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关系到士兵的切身利益,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组织考核,应统筹计划,合理安排,既做好鉴定考核的各项工作,又确保无疫情扩散.在考核前两天,低风险地区考生须提供健康绿码和14天体温测量记录;中高风险地区考生还需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报告.在考前须知中增加疫情防控相关内容,建议考生尽量乘坐直达交通工具前往考点,避免中途换乘.考核期间,应指定专门的已消毒处理的住处供外地考生居住和就餐,安排车辆往返接送考生,要求考生返回住处后不得私自外出及聚餐聚会.各考点要设置分散休息点,安排专人引导考生在考核间隙分散休息、备考,确保人员不聚集.
3.2实施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慕课和虚拟操作练习
作为新兴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解决了时间和空间对学习培训造成的影响,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技术的精确性和整体的把握方面,在线课程存在监控手段较弱、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18].因此在鉴定培训中,尤其是技能培训部分,需要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线上学习可以作为线下培训的“预热”及“复习”,线上课程注重知识点的深入学习,线下培训时教员对卫生专业士兵进行针对性指导,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从而达到缩短培训时间、提升培训效果的目的.
3.3强化考场远程视频监控鉴定考核是卫生专业
士兵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核心要素,线上考核模式给考风考纪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线上考核考点分布广泛,必须对考点建设制定统一的标准,考核时现场安装手机屏蔽器,加强防范利用通信技术手段作弊[19].通过网络视频考场监控系统,实现各考点远程实时监控,维护考场纪律和考核秩序,确保鉴定考核的权威性.加强线上考核系统安全维护、漏洞修补、系统更新等措施,严防技术入侵修改数据.综上所述,作为战现场救治的生力军,卫生专业士兵是战场一线救治的重要力量,是加快卫勤保障能力生成的重要因素[20].近年来,职业技能鉴定已成为提高卫生专业士兵技能水平、加强卫勤保障队伍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建立全面、科学、实用的军队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运行模式,加强网络化、虚拟化、信息化训练,以全方位提升卫生士兵整体素质,提高卫勤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单和新对文化影视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再思考[J]现代电影技术,2016(6):31G32,30
[2]郭向东,王爱军从抗击“非典”看战时部队重大疫情防治[J]海军后勤学术研究,2003(4):18G21
[3]赵勇,张文斗,刘元东新时期军队重大疫情防控形势分析及其建议[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5):633G641
[4]张媛防疫员[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7
[5]肖宏飞,晋太洋职业技能鉴定在线模拟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1):12G17
[6]寇晓霞,吴爱武,徐德意,等论慕课应用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传统教学的互补优势[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7):887G889
[7]吴铁男,何娟,刘晟MOOC在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2015(11):39G40
[8]闫全英“慕课”在高等学校专业课中应用模式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7(6):12G14
[9]马东,王世枚军事职业教育视阈下慕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继续教育,2017(2):69G71
[10]贾雪苓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传播实践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10
[11]钱慧,顾静,刘长云,等虚拟现实技术在海军基层军医继续教育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3G4
[12]冯逸飞,徐海州,张义战伤急救技能虚拟交互训练系统设计[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8,25(8):737G739
[13]竺易君,赵家义,沈璐,等全科军医急救课程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4(8):723G725
[14]辛俊勃,李芳,王咏,等职业技能鉴定实操培训平台的建设研究———以西药药剂员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7G28
作者:单位:郭旭 郑文广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