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研究

2020-12-19 16:43:37

【摘要】为了实现医院医疗设备从论证、购置、管理到报废全生命周期管理,本文设计并构建了一套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实现设备精细化管理,而且能够提供数据支持,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提高医院管理效率。

【关键词】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准确度越来越高,临床诊疗对医疗设备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1]。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成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备管理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目前,很多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管理不够重视缺乏信息化手段,基础数据缺失,造成管理者无法掌握设备状态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

1医疗设备管理存在问题

1.1人工方式记录、统计效率低

目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医疗设备报修方式主要采用电话报修,由于临床报修人员频繁更换,报修人对于需要维修设备摆放的位置和出现的问题难以精准描述,维修工程师到达现场后需要对待维修的设备进行确认,降低了工程师的效率;维修电话记录主要采用手工方式,手工方式统计存在统计不规范、效率低、耗费人力且无法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

1.2设备管理和质控不规范

急救类和生命支持类设备例如呼吸机、除颤仪和监护仪等不仅要求完好率达到100%,还要做好设备质控;此类设备在维修完成后必须做质控检查,由于质控设备和人员的缺失,仅有部分设备在近期开展,医疗设备引发的不良事件还没有引起医院管理者和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部分设备预防性维护不到位,没有完整的保养体系,故障频发,引发使用科室不满。

1.3信息化水平落后

缺少信息化管理手段,设备管理人员无法获得设备维修、定期保养和设备隐患预警报告;医院管理层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包括维修记录统计、零备件更换统计及人工统计等,医院做决策时带来很大困难,无法做到对医疗设备动态、全面、系统的管理。

2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系统

医院医疗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定义为医疗设备以科室发展的需求作为起点,以购置论证和效益预计评估为起始阶段;资产管理、预防性维护、维修管理和设备质控作为应用阶段;设备报废管理作为后期管理阶段。通过采集和分析设备3个阶段运营管理中的数据,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数据库,对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流程、应用进行全方位的管理[3-4]。

2.1系统构建与设计

根据三级医院等级评审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的要求,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框架设计见图1,本系统基于医院内HIS系统,以MyEclipse为开发工具,MySQL为后台数据库,开发语言为JAVA。

2.2系统功能

2.2.1设备招标采购平台使用科室提交设备采购申请,设备采购申请采用电子化表单,主要包含设备名称、预估价格、推荐品牌型号和申请理由,然后提交至设备采购部门,设备采购部门要做好前期论证和立项工作。设备采购论证主要包括可行性论证、技术论证和效益论证,可行性论证包含:准入资质及标准是否具备使用该设备的资质、有无相关准入标准规范、现科室人力是否满足新增设备要求、人员是否有上岗操作资质、新增设备对空间场地需求多大、是否有能满足的空间、新增设备是否需要新增工作流程。技术论证包含:是否是省重点专科必备项目、适用病种、年工作量、医院现有该设备总量、维修状况、购买时间、既往动用率、该设备作为科室新增使用还是替换原设备使用、该设备在行业内排名、品牌、口碑、官方排名、该设备可开展技术项目、同级别医院设备使用情况、该设备是否能够收费和报销。风险评估包括:设备审批和项目收费风险,空间规划和环境评估风险、附加成本风险比如指定试剂、系统兼容等、投资亏损风险。2.2.2设备管理平台设备管理平台主要包含固定资产管理模块、设备三级保养模块、设备质控管理和设备报废管理模块。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包含包括固定资产二维码的建立、固定资产转移、固定资产盘点、固定资产折旧和固定资产报废等。设备三级保模块:包括保养计划制定、保养计划实施、工作量统计,包括科室报修、维修处理、维修费用统计、工作量统计、维修故障统计、故障报修、维修任务指派、查看维修历史、维修细节记录、更换配件请领、验收结果、维修情况评价、维修费用统计、工作量统计、维修材料消耗统计、维修故障统计等并生成维修报告[5-6]。设备质控管理:围绕医疗设备的质量检测(验收检测、状态检测、稳定性检测)等内容,详细记录质量检测的检查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与分析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与危险因素,及时反馈报告,采取预防性措施使风险降到最低,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7-8]。设备报废主要是设备性能明显落后,严重丧失精度,无法维修,电子表单设计见表1。

3效果与讨论

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包含设备各个环节产生的技术数据和电子表单,实现了对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监管。该系统在上线初期需要录入大量的基础数据,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更新数据库中的内容,给使用者增加了工作量,医院应及时出台政策鼓励科室和管理人员使用此系统。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系统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医疗设备管理提供了一套可靠、便捷的解决方案。系统运行以来,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设备的状态,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金婷.基于信息化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177-178.

[2]许仕伟,杨佳佳.新形势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与系统化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4):4-6.

[3]张淳.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的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4):139-142.

[4]山其君,周力.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9):121-123.

[5]刘广全,裴红利,郭文涛.我院医疗设备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及运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2):116-119.

[6]蒋友好.基于HRP系统下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8,42(4):309-312.

[7]郑沁春.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探讨[J].医疗装备,2011,24(8):36-38.

[8]杨雅琴,邹佩琳,王勇,等.医院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2):124-126.

作者:孔令强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