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 16:43:26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颈部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62例颈椎病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疗法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温针灸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积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疼痛积分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颈部疼痛临床效果更佳,能明显缓解患者颈部疼痛,有利于颈型颈椎病恢复。
【关键词】温针灸;颈型颈椎病;颈部疼痛
颈椎病是骨科临床常见病,随着社会经济与生活水平的持续发展,智能手机与各种电子产品渐渐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这也使得“低头族”群体越来越多,导致颈椎病患者日益增多,并且渐渐走向年轻化。颈型颈椎病临床症状相比其它类型颈椎病较轻,主要表现为颈枕部疼痛、酸胀沉重、颈肌僵硬等,多是其它型颈椎病的前驱表现[1],早期有效治疗与干预,缓解颈部疼痛,改善颈肌僵硬,恢复颈椎正常曲度,对控制颈椎病向其他类型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2]。本次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9月6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给予温针配合艾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总结相关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门诊2018年3月~2019年12月内6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在我院治疗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在19~45岁之间,平均年龄(35.14±1.58)岁;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在18~47岁之间,平均年龄(34.02±1.49)岁。将上述患者资料对比后计算出P>0.05,无统计学意义。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关于颈椎病中颈型的诊断标准: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排除其他类型的颈椎病患者以及因精神、身体状况等其他因素不能配合完成研究的颈椎病患者。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取穴:天柱、C3-C6颈夹脊、肩中俞、阿是穴(参考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针灸治疗学》,结合临床选穴)。患者取俯卧位,以上穴位常规消毒,选用一次性无菌毫针(0.3mm×40mm)直刺,以得气(患者可感局部出现麻木或酸胀感)为宜,得气后留针30分钟。隔日1次,10日一疗程,持续进行2个疗程。观察组:取穴及针刺操作同上,得气后,在C3-C6颈夹脊、肩中俞诸穴行温针灸(于针柄插上点燃的温灸艾炷约2bcm,每次灸一壮)。隔日1次,10日一疗程,持续进行2个疗程。1.3观察指标1.3.1疗效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治愈:颈肩部疼痛或压痛等不适症状消失,颈部活动恢复正常;显效:颈肩部疼痛或压痛等不适症状明显改善,颈部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有效:颈肩部疼痛或压痛等不适症状部分消失或改善,颈部活动有改善;无效:颈肩部疼痛或压痛等不适症状及体征无改善。1.3.2疼痛情况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疼痛程度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其总分为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1.4统计学分析根据SPSS20.0软件中相关计算方式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若P<0.05,统计学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2)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
3讨论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最常见的类型之一,颈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表现,近年来颈椎病呈的年轻化趋势,由于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广泛使用,不良的体位姿势,使颈部长期处于前屈紧张状态,引起颈肌慢性劳损进而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及退行性变,进一步发展至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等等多种类型的颈椎病[4]。颈型颈椎病症状表现往往是其它类型颈椎病的前驱表现。中医学将颈型颈椎病归为“痹证”“项痹”“项强”等范畴。中医典籍的“劳伤”即慢性劳损应是发病的重要因素。《素问•宣明五气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为五劳所伤”,五劳而伤五脏所主之血气筋骨也[5];《证治准绳》引戴云:“颈痛非是风邪,即是气措,亦有落枕而成痛者……由挫闪及久坐失枕而致颈项不可转移者”指出“久坐”的慢性劳损亦是颈痛的发病原因[6]。加之风寒湿等外邪杂至客于颈部经络,致经脉瘀滞痹阻,不通则痛。治疗则宜温通经脉,活络祛痹止痛。温针灸是针刺疗法和艾灸疗的结合[7],通过针体将艾灸之热力传导入颈部腧穴,温经通络、行气活血,宣痹止痛,舒缓颈肌。有研究表明针刺结合温热效应能增强细胞的吞噬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神经兴奋性,具有镇痛之功[8]综上所述,温针艾治疗颈椎病颈部疼痛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颈部疼痛,有利于预后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96.
[2]曹玉文.手法矫治脊柱骨伤难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5.186-187.
[4]陈明强.针刺结合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6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
[5]张志聪.张志聪医学全书.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105).
[6]王肯堂.证治准绳1.杂病证治准绳[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83.
[7]朱毅,黄任佳.从单一到多元:温针灸的临床应用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3):440-444.
[8]钟蓝.传统艾灸作用机理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6):46-47.
作者:徐卢勇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医院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