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针刺治疗脑卒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2020-12-19 16:43:20

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CACR)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120例PSCI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针刺治疗)与观察组(CACR+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DS、BI、WAIS及各项S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ACR联合针刺较单独使用针刺治疗PSCI的效果显著,其可提高患者的智力水平、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针刺;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是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梗阻所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由于脑卒中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损伤,故部分患者在卒中治愈后会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cognitiveimpairment,PSCI)患者多表现为失语、失认、失用、痴呆及记忆障碍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因此,寻找一种高效、可行的治疗方案,以促进PSCI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是康复科医务人员务必解决的问题之一。PSCI的常规治疗方案包括运动疗法、心理疗法、物理疗法及针刺疗法等,其中针刺疗法是一种特色的中医疗法,其通过辨证论治,调理患者气血,通达患者关窍,已被广泛应用于PSCI患者的治疗中[1]。但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computerassistedcognitiverehabilitationtraining,CACR)作为一种新的认知障碍康复技术逐步应用于临床的治疗工作中,其是一种智能型互动系统,能够清楚辨知患者的认知能力,并为患者提供丰富的认知功能康复训练项目。为了探讨CACR联合针刺治疗PSCI的临床效果,我院康复科特选了本科室收治的120例PS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120例PSCI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55.32±9.11)岁;病程21~113d,平均病程(58.45±10.25)d;梗死性脑卒中41例,出血性脑卒中19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上11例,初中22例,小学16例,小学以下11例。观察组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6.85±10.23)岁;病程20~116d,平均病程(59.03±11.35)d;梗死性脑卒中42例,出血性脑卒中18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上12例,初中23例,小学15例,小学以下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脑卒中类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项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认可,所有患者病情稳定,且自愿配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西医符合《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中PSCI的诊断标准(有脑卒中病史;伴有不同程度失语、失认、失用、痴呆及记忆障碍等症状),且经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3]证实为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健忘”“痴呆”诊疗规范的患者。排除标准:75周岁以上的患者;伴有交流障碍的患者;其他疾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伴有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视力障碍等其他功能障碍的患者;依从性差的患者。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降颅压、改善脑循环及保护脑组织等。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ACR联合针刺治疗。治疗1次/d,5次/周,两组均治疗8周。针刺疗法:取四神聪、神庭、本神、百会及凤池穴,常规消毒穴位后,以0.30mm×25mm毫针进行穴位针刺,进针时针尖与头皮呈30°角,感觉针下阻力减少时,将毫针与头皮垂直,继续进针,总进针深度为30~35mm,后缓慢、均匀的捻转毫针,得气后留针25~30min,每次治疗共行针3次,每次行针间隔为10min。CACR疗法:采用北京欧培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RehaCom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系统进行康复训练,主要包括7种认知模块,①专注注意力:要求患者快速找出两张图片之间的不同之处并划去;②图形记忆力:给患者一组图片让其记忆,过几秒后打乱图片,让患者根据记忆对图片进行正确排序;③搜索能力:电脑屏幕中有众多标识,指出一种标识,让患者用最快的速度进行搜索;④空间操作能力:给患者不同的立体图形,让患者从前面、上面及左边等不同角度观察图形的形状;⑤反应行为:给患者展示不同的交通标识,让患者在最快的时间内判断该标识的指向意义;⑥逻辑能力:给患者一组有规律的数字或图片,让患者找出空白处应该出现的数字或图片形状;⑦计算能力:首先从较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计算,若患者回答较佳,则逐步增加难度。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1.3.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MMSE评分进行疗效判定,若治疗后MMSE评分减少在90%以上则判定为基本痊愈;若治疗后MMSE评分减少在46%~90%则判定为显效;若治疗后MMSE评分减少在18%~45%则判定为有效;若治疗后MMSE评分减少在18%以下则判定为无效[5]。治疗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1.3.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障碍评分量表(HDS)、巴氏指数(BI)及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评分。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完成这3个量表的填写,并进行统计。HDS量表总分为32.5分,30分以上为认知功能正常,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的认知障碍越严重[6];BI量表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好[7];WAIS量表评估内容包括工作记忆、知觉推理、加工速度、言语理解、认知效率及一般能力6个方面,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认知能力越好[8]。1.3.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水平。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进行生活质量评估。主要选取该量表记忆与思维、情绪及交流3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价,每个维度的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越高[9]。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軃±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DS、BI及WAI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DS、BI及W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DS、BI及WAIS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I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S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SIS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PSCI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其多因脑卒中所致脑组织不同程度损伤所致,随着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的不断上升,PSCI的诱发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10]。PSCI患者均伴有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认知功能的一项或多项受损,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能力,给患者的情绪及行为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寻找一种高效、可行的治疗方案,以促进PSCI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是康复科医务人员务必解决的问题之一。PSCI属中医“健忘”“痴呆”的范畴,其多因外邪内侵、瘀血阻络、气血痹阻、脑络不通所致,故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醒脑开窍为主[11]。而针刺多选头三神穴(四神聪、神庭、本神)、百会及凤池等穴位,其可安神宁志、醒脑开窍、疏通一身气机,符合PSCI的中医治疗机制。此外,针刺上述穴位,一方面可激活损伤脑组织内的残留细胞,改善脑神经的损伤程度;另一方面可增加脑卒中病灶的脑血流,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12]。因此,针刺作为一种特色的中医疗法,常用于PSCI的治疗工作中。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CACR作为一种新的认知障碍康复技术而逐步被人们所熟知。CACR疗法是采用RehaCom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系统进行康复训练,RehaCom是一套集数据管理分析及训练为一体的认知功能康复软件系统,系统的研发和应用都是将新研究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作为基础,能够对不同方面的认知功能进行治疗和训练,与系统配套使用的人体工程学操作台使得患者的训练操控更为简单。目前该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德国各级神经科及医疗机构的康复治疗中,在欧洲认知康复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本研究将CACR与针刺联合用于PSCI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DS、BI、WAIS及SIS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ACR联合针刺较单独使用针刺治疗PSCI的效果显著,其可提高患者的智力水平、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究其原因为,一方面,CACR系统训练内容包括专注注意力、图形记忆力、搜索能力、空间操作能力、反应行为、逻辑能力及计算能力7部分内容,专注注意力、图形记忆力及搜索能力等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及思维能力等多种认知,而逻辑能力及计算能力等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智力水平;另一方面,CACR系统是智能型互动系统,其有视觉及声音反馈,能够清楚辨知患者认知能力的等级,并为患者提供丰富的训练项目,可增强患者的治疗兴趣,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提高认知水平的作用[13]。故将CACR与针刺联合用于PSCI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可协同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提高治疗效果,进而达到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水平的作用。综上所述,相较于单独使用针刺治疗PSCI,CACR联合针刺的疗效较显著,其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智力水平、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宪印.头三针联合体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2):105-106,111.

[2]董强,郭起浩,罗本燕,等.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J].中国卒中杂志,2017,12(6):519-530.

[3]吉宏明,胡昌辰,张刚利,等.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在胶质瘤患者认知功能评价中的初步应用[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2,24(5):311-312,315.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

[5]何诚,周婷,万文俊.通窍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疗效及对患者神经递质、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8):112-117.

[6]王振垚,张虎,王新伟,等.针刺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9,38(10):1098-1102.

[7]伍超,常诚.百聪针法干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22):3493-3496.

[8]叶海程.针刺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

[9]林茜,陈美云,林秀瑶.头针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11):1039-1040.

[10]罗卫欢,黄晓煌,凌水桥.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效果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9,17(2):119-121.

[11]耿飞,程红亮,孙芳灿,等.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留功能障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5):830-834.

[12]高云云,唐巍.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现代研究及思路探讨[A].中国针灸学会.新时代新思维新跨越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C].中国针灸学会:中国针灸学会,2019:4.

[13]姚娟娟,林淑芳,余娇凤.针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9):119-122.

作者:张维周 贾健 单位:宝鸡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