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课程思政在中医内科学的实践

2020-11-27 14:45:46

摘要:为了响应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的要求,结合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本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医内科学的课堂教学中,塑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实现“于无声处谈教化”。通过在中医内科学中引入思政教育,探讨课程思政的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博学求源、厚德济世”的精神。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是高校思政教育的转折点[1-2],也标志着思想教育政治课不再作为一门具体课程,而是贯穿到其他课程教育中,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3],让思政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中医内科学的特点和教学现状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属于中医学科主干课程。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预后转归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是其他临床各科的基础,既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同时又汲取了现代中医内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技术、新进展。基础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内科学的进一步讲授和临床实习,才能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临床其他学科则必须以内科学作基础,才能更好地熟悉本学科的特点和技能,在临床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医内科学覆盖四十多个常见病种,每个病种的教学遵从病种的概念介绍、发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等几个方面。在传统授课方式中,教师按照以上6各方面按部就班的讲授,学生容易产生疲倦和厌烦,也容易认为自学会更好。为了提高授课质量,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不断尝试引入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探索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水平的方法。文章借鉴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的优势,以思政为指导,设计了中医内科学课程思政教学思路,并初步应用在了教学中。

2中医内科学课程思政教学思路和应用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课堂上单纯以理论讲授为主,容易导致课堂沉闷,师生共振不足,学习接受度不高,教学质量无法提升。思政融入到中医内科学的课程中,使思想政治与专业知识相辅相成、主次有别,暗合“君臣佐使”:以爱国精神为药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悬壶济世为君药,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中华传统医药文化为臣药,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以白衣礼仪为佐药,传授学生医者之行。

2.1以爱国精神为药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中医内科学课程中,每个病种课程都需要一个“药引”开篇,这些“药引”可以是中医经典、历史典故、真实事件等,每个“药引”都融入了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淋证学习时,“苏加诺总统求医”的故事为淋证开篇。1961年底,印度尼西亚内阁,一个绝密消息在暗中流传———苏加诺总统的身体健康状况严重恶化,已经影响到了执政。实是,苏加诺总统只是肾脏疾病加重,备受结石困扰———左侧肾脏内堆满了石头,从尿道里根本排不出来,严重影响了肾脏功能,曾经请过好几位西方国家的著名医生看过,始终不见什么疗效,并诊断苏加诺一侧的肾脏已经丧失功能,由于印度尼西亚国内医疗条件有限,建议他到维也纳进行手术切除。但苏加诺很不情愿在自己身上开刀,也不愿意前往维也纳治疗,宁愿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案,向中国方面发出求助。在周恩来的安排下,1962年1月中国派出吴阶平为组长的医疗小组,携带了大量中草药及器械赴印尼。根据诊断结果,医疗小组拟订了处方,中药与针剂双管齐下。苏加诺管中药汤药叫“中国咖啡”(因为味苦),在坚持服用后,他不断排出结石。苏加诺总统对中国使馆工作人员说:“你们中国那个‘咖啡’(即中药)挺好喝,我一直喝着呢。”中方采取中医为苏加诺治疗了3个月之后,总统肾功能有部分恢复,印尼各大传媒大肆报道,印尼西医也由最初的怀疑到交口称赞。

2.2以悬壶济世为君药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中医内科学教学的两大任务,一是传授中医知识,二是培养医者仁心,有诗句为证“岐黄物语奥义深、良医千载多名世”。在中医内科学课程中,每个病种都有多个治疗方药,讲授名方背后“悬壶济世”的精神,是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例如,在介绍经典名方-血府逐瘀汤时,以王清任“不为前人所困,不避后人罪我”的精神,讲授医者应该具有的责任心。血府逐瘀汤是治疗血瘀发热的经典名方,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典籍中。清代王清任出生在医学世家,20多岁医术在家乡就很有名气,30多岁在京城开设“知一堂”成为名医。王清任是我国解剖学的先者,认为“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为此王清任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进行了30多年的解剖实践研究。王清任经常到乱坟岗解剖暴死者的人体结构,到刑场观察死刑犯的人体结构,最终著称了《医林改错》,修订了很多解剖学中的许多讹谬,为后世医者留下很多宝贵的资料。王清任实地观察,亲自动手的大医精神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2.3以中华传统医药文化为臣药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

岐黄之术在中华大地已经发展了几千年,涌现了大量的济世名医,时代流传着很多医案典故。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介绍名医大家的事迹典故可以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由于课程时间有限,不建议占用课堂时间讲授中华传统医药文化。任课教师主要在课间播放关于中医的影视资源,并为学生推荐优秀的影视资源,例如《医痴叶天士》《本草中华》等。《医痴叶天士》讲述了清代名医叶天士的故事,主要通过出手治伤、治匪于(膏)肓、奇药救(皇)上、巧做红娘等故事,展现了叶天士精湛的医术、精深的医理和威武不屈富贵不移的高尚医德、医道。《医痴叶天士》揭示了医者是一门受人尊重的职业,因此被尊称为大夫、郎中,让学生感受自古以来作为医者大有可为。《本草中华》讲述了中草药的生命轮回和中国人的处世哲学,通过介绍常见的中草药,揭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学生作为中医传承者应该由衷的自豪。

2.4以白衣礼仪为佐药

传授学生医者之行河北中医学院以“厚德济世”为培养目标,体现了德育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当前,我国的医患关系紧张,而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预防医患突出的有效手段之一,如何在中医内科学中体现德育教育是本教研室不断探索的目标,通过在课堂上要求师生穿着整齐、语言得体作为德育培养的重要手段。中医内科学的课堂上,白衣礼仪可以帮助教师树立师者形象,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举止,因此本教研室对老师课堂上的白衣礼仪有着严格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穿干净整洁的白大褂,白大衣袖口不外露里衣,里面衣领不高出白衣;女老师不化浓妆;男老师不留长发。老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要做到语言和蔼可亲、面带微笑、举止轻柔;不可语言犀利、盛气凌人,也不可双手插兜或背手等等。良好行为举止的养成,可以增进与病患的感情,避免出现紧张的医患关系。

3结语

中医内科学与思政的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探索、完善,本教研室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4],再借鉴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的优势,把思政融入到了中医内科学的课程中,为了课程思政提出了可行的操作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曦元,熊丽辉.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的思路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9):72-73.

[2]孔敏.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31(5):66-68.

[3]孙俊芳,段其波.中医药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9(6):120-122.

[4]贾艾玲,董金香,邱智东.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中药药剂学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8):141-143.

作者:王筝 许庆友 司秋菊 蔡冀民 单位:河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内科教研室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