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住院医师放射科规范化培训措施

2020-11-27 14:45:38

【摘要】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公共平台科室,目前已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选科室。轮转放射科的医师来自不同的临床医学专业科室,专业背景不同,对于放射科培训中需要掌握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医师有针对性地对影像学知识提高是放射科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探索非影像专业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本模式,完善临床医学专业医师在放射科培训中具体实施的细节并规范管理,有效提升临床住院医师的影像阅片能力。

【关键词】放射科;非影像专业医师;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是医学生从学校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系统性、规范化的临床理论和实践提高医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医学毕业生成为合格医师的必由之路[1]。随着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医学影像学已经从单纯的X线诊断逐渐发展为集X线、CT、MR、核医学、超声学和介入放射学为一体的诊断、治疗并重的综合学科[2]。放射学所涵盖疾病种类繁多,知识面广,在临床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诊断疾病的重要工具。“同病异像,异病同像”也对临床医学专业医师的影像诊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放射科规范化培训的意义

影像学是人体病理生理和临床诊断之间的一座桥梁,通过特定的方式为人们展现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随访提供了较大帮助[3]。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公共平台科室,与临床关系日益密切,目前已成为临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选科室。临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可以通过放射科规范化培训熟悉各类疾病的影像学特征和诊断鉴定,提高临床技能与临床思维,这对于培养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4]。

2放射科住院医师培训面临的问题

轮转放射科的住院医师来自不同的临床医学专业科室,包括内科、外科、急诊科与耳鼻喉科等,专业背景不同,对于放射科培训中需要掌握的内容各不相同。同时,部分轮转放射科的住院医师来自不同的工作单位,每个人都经历了不同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知识水平各不相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对非放射专业医师的培训、考核与管理没有统一标准。这就导致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带教老师对于非影像专业医师的培训不知如何进行,往往是轮转医师想学什么教什么,带教老师看到什么教什么。由于临床医学专业医师在放射科轮转时间很短,如果只是老师讲授操作而不安排实际工作,教学效果就难以保证。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临床医学专业医师的影像学知识得以提高是放射科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

3解决方法与措施

3.1明确培训目标

对于轮转放射科的临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而言,由于在校期间医学影像学理论学习的时间较短,因此理论基础不扎实,不能像影像学专业的住院医师一样接受完整的系统培训。如果按照影像学医师的标准进行要求,往往得不到满意的培训效果。因此,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医师的培训就应该突出重点,重点教授其专业相关方向的知识,熟悉放射影像诊断中各种常见病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掌握放射影像诊断对这些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5]。对于其他专业要求大致了解,做到面对不同患者、不同疾病能够正确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技术,能够准确的解读影像学报告。

3.2细化培训内容

临床医学专业医师入科后,应首先进行入科教育,包括放射科日常工作流程、PACS系统介绍、辐射安全防护、诊断报告书写系统,以便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同时进行规范化的读片顺序培训,培养良好的读片思路。之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放射科的日常工作,要求能够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给出初步诊断及进一步检查方案,然后进行影像学图像阅读并书写诊断报告。同时,结合不同科室的工作特点与临床需求,制定不同的带教方案,选择具有相应特长的带教老师。例如口腔科专业医师要求掌握常见疾病的影像学知识,所有口腔CT的操作及诊断报告的书写。内科专业医师要求熟悉影像学基本知识,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在日常工作中要熟悉检查申请系统,常见疾病检查项目临床选择原则及检查前准备工作。

3.3改变教学方式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检查设备的不断发展,对医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影像学规范化培训具有知识范围广、更新速度快的特点,规培医师不仅需要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掌握当下的影像学基础知识,更应适应发展的需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对患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这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实践练习,对放射科规培医师是个很大的挑战,迫切需要其对知识的摄取具有主动性、积极性,积极培养临床思维,提高自学能力。传统教学方法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大都是死记硬背,学习主动性不高,培训结束后大部分内容很快就会遗忘。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已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多年,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影像学规培中同样可以采用此法,教案可来源于放射科的典型病历,或者是临床医学专业医师在放射科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首先规培医师对问题进行梳理,尝试运用已知知识和查阅文献进行解答,然后带教老师对问题进行剖析,从解剖位置、器官形态等方面结合影像学知识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将带教老师通过大量病历取得的心得体会、阅片技巧快速及准确地传授给规培医师。规培医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近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发现自己的知识短板,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3.4规范管理制度

规范的管理制度是提升培训质量的有力保障,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医师要制定相应的考勤制度、考核制度。严格要求学员的出勤率,从根源上杜绝放射科轮转等于“放假”的思想。督促临床医学专业医师参加病例讨论与讲座,通过这些专业性高、时效性强的知识扩展其对于影像学的认知和了解,同时也对以后科室间的沟通与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规定每个月末及次月初为规培医师与带教老师互评时间,双方通过住院医师培训系统进行评价,科室及时对评价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进行反馈。

3.5改革考试方法

影像学实践技能是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医师影像水平的根本,尤其是病例分析的过程,更能增加其临床思维,提高疾病的诊治率[6]。现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理论考试大纲(试行)》中只对放射科需要掌握的技术原理做了明确规定,考核部分要求过于概括、缺乏细节,因此在考核方式上仍需改变。考核方式不能拘泥于单纯的理论考试,还应该包括日常工作(出勤率、日常工作完成度等)和实践操作(读片、病例分析、影像报告书写等)。分别进行中期考核和出科考核。中期考核可以通过读片与病例讨论进行,每次一个规培医师作为主讲人,选取近期工作中见到的疑难病例,通过PPT向大家介绍病例的大概情况,然后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等方面阐述观点,之后与其他医师进行讨论。以此了解规培医师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带教老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出科考核,通过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两方面对规培医师进行考核,其中读片与病例分析采取口试方式。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模式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但影像学知识范围广、更新速度快的特点要求临床医师不仅能够了解当前影像学基础知识,同时还应该具有较强自学能力,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对于非影像专业的临床医师,我们应当转变思路,明确培训目标与培训方法,采用更加合适的考核方式,进行不断地探索改进,以期培养出临床思维清晰、自学能力强的优秀住院医师。

参考文献

[1]刘锦鹏,黄强,熊兵,等.非影像专业住院医师在放射科规范化培训的现状与实践初探[J].放射学实践,2017,32(8):787-789.

[2]董科,杜金林,温广华,等.核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17,1(2):159-160.

[3]许倩,汪秀玲,徐凯.影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模式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4):193,198.

[4]张慧宇,于湛,高剑波,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影像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7):4-5.

[5]郑林丰,张贵祥.我院医学影像科(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构建及经验初探[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36):7135-7138.

[6]郭媛,高明,刘国顺,等.导师责任制结合PBL教学法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8,19(1):83-85.

作者:刘康 杜常月 齐旭红 温智勇 单位: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药剂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放射科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放射科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