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4 16:43:42
恶性肿瘤最常见转移部位是肺和肝,其次为骨骼。肿瘤骨转移是继发性病变,来源于非骨骼恶性肿瘤(如癌症或肉瘤),通过淋巴系统或血液循环转移至骨骼[1]。既往主要采用X线、CT及MRI等影像学手段诊断骨肿瘤[2]。近年来,超声用于诊断及治疗骨肿瘤的优势逐渐凸显[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9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征及病理学表现。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男11例,女8例,年龄39~83岁,平均(57.3±2.8)岁;病灶位于髂骨8例,肋骨3例,脊椎2例,肩胛骨2例,肱骨2例,锁骨1例,股骨1例。
1.2仪器与方法
采用ToshibaApollo400及PhilipsIE33彩声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及7.5MHz。根据病变部位,嘱患者平卧、俯卧、仰卧或侧卧,四肢伸直,观察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等特征,病灶处骨皮质及骨膜情况,周围软组织是否受累以及肿瘤内有无坏死、液化等;获得清晰灰阶图像后,以CDFI观察肿瘤组织及其周围组织血流分布。
2结果
19例中,超声正确诊断13例,诊断符合率68.42%(13/19)。超声误诊2例为骨结核,4例为原发性骨肿瘤;发现病理性骨折3例,分别位于肱骨2例、股骨1例。对19例均行超声引导下组织学穿刺活检,18例经病理检查确诊;1例未穿刺到肿瘤活性组织,未能确诊,后经手术后病理确诊。转移性骨肿瘤病灶分布及原发癌类型见表1。
2.1超声表现
①肿块边缘均不规整,无完整包膜,并见骨质破坏、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或缺损以及骨皮质变薄(图1);②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强弱不等,6例(6/19,31.58%)见液化区,部分见散在分布的点状或斑片状强回声;③16例(16/19,84.21%)肿块周边及内部见短杆状或线状彩色血流信号(图2)。
2.2病理学特征
光镜下见骨小梁结构破坏,内见癌细胞浸润性生长,部分病灶可见丰富破骨细胞,癌细胞形态大部分与原发肿瘤细胞相同或相似(图3);小部分癌细胞分化差,难以确定其来源,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辅助确诊。
3讨论
3.1临床特点
转移性骨肿瘤是骨骼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其所引起的骨髓衰竭、脊髓压迫及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可加速病情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4]。本组患者中,3例存在病理性骨折,包括肱骨2例、股骨1例。转移性骨肿瘤好发于中老年,40~60岁居多。本组男11例,女8例,年龄39~83岁(平均57岁);多见于中轴骨,如髂骨和脊椎,约占80%,其次是肋骨、股骨和肱骨[5]。本组转移性骨肿瘤发生于髂骨8例、脊椎2例,共占52.63%(10/19),与文献[5]报道有所差别,考虑与原发癌及样本量有关。
3.2超声表现及病理学基础
由于超声很难穿透正常骨组织,仅能显示近场的骨皮质,其声像图表现为连续光滑的强回声光带,后方伴声影,但不能显示骨骼内部结构。恶性肿瘤细胞可分泌一系列破骨细胞刺激因子,增加破骨细胞的数量和活动,从而诱发骨质破坏与吸收。恶性肿瘤骨转移时,骨骼骨质被破坏,骨皮质变薄甚至完全溶解消失,此时声衰减减少,超声波易穿透骨质,可以较完全地显示骨病变内部结构,显示率可达98%[6]。转移性骨肿瘤细胞可释放血管生长因子,刺激血管生长,此为CDFI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病理学基础[7]。本组19例转移性骨肿瘤中,16例肿块周边及内部见短杆状或线状彩色血流信号(16/19,84.21%);3例未显示血流信号,一方面可能与仪器分辨力或肿瘤组织位置较深有关,另一方面,肿瘤破坏骨质而向周围侵袭,在周围产生软组织肿物包绕病变骨,随着肿瘤快速生长,中央区域会发生缺血、坏死甚至液化形成不规则液性暗区,影响血流信号的显示。本组二维超声显示部分肿块内存在“点状或斑片状强回声”,术后病理证实为被破坏的骨质或新生骨组织。
3.3超声引导下肿瘤穿刺活检
诊断转移性骨肿瘤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病理结果,而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金标准。超声引导下肿瘤穿刺活检能够满足病理组织学检查要求,显示肿瘤各层次组织学变化,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明确诊断。JELINEK等[8]认为转移性骨肿瘤病灶附近血管及神经易为肿瘤侵袭,高频超声探头扫查可显示肿瘤与血管、神经的关系,避免穿刺活检过程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灰阶及CDFI能鉴别肿瘤内实性及液化坏死区域,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取材可确保所取组织具有代表性,提高病理诊断阳性率。本组对19例均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18例获得病理确诊,1例未能确诊,后经术后病理确诊,可能原因在于二维及CDFI未能有效评估肿瘤,导致穿刺取材组织为坏死组织。综上,转移性骨肿瘤超声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大致反映肿瘤生物学行为等病理特点;超声引导下肿瘤组织穿刺活检对于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率较高,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张伟滨.骨转移性肿瘤的治疗策略[J].实用肿瘤杂志,2008,23(4):290-293.
[2]张环,叶建军,慕宁霞,等.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与病理对照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8,34(7):1072-1075.
作者:王丹郁 钟丽兰 涂滨 房惠琼 单位:佛山市中医院超声科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