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高校病理学教学思政元素研究

2020-11-04 16:43:41

摘要:高校医学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医学知识的传播和讲解,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建设和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目前国家倡导高校开展“课程思政”,高校医学专业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加入了思政元素,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本文在总结高校病理学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在病理学教学中加入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从而提出高校未来病理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病理学教学;思政元素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在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以德才兼备为培养准则,在重视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需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1]病理学是医学专业学生所需要学习的重要学科,对于医学学生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过去在病理学教学当中侧重于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病理学当中的思想政治元素有所忽视。高校在病理学教学当中需要关注和发掘其中的思想政治元素,教师需要将思想政治元素内化于自身的教学活动当中,利用思政元素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响应国家“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的号召,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1高校病理学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现状

我国高校医学专业以培养医学人才为目标,教学活动侧重于医学知识的教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高校偏重于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致使医学课程中思政元素融入程度不高,病理学教学也是如此。高校病理学思政元素的融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医学专业课程内容偏重于医学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提高,同样,病理学教学也是侧重于对人体器官和医学技能的讲解,对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讲解较少。第二,进行病理学教学的教师大多毕业于医学院校,教师对医学知识的掌握较为完备,但是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思维,思想政治知识不足,甚至部分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认识偏差,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这些使得病理学教师未能在课堂上积极展开思政教育。第三,高校的学生受学校教学环境和教师观念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欠缺,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不高,未受过严格完整的德育教育,未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所以高校病理学思政课程发展效果不理想。[2]

2高校病理学教学中增加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在病理学教学活动中加入思政元素是适应时代发展、响应国家号召的举措。从时代发展需求,高校发展需要以及教师工作职责的要求等方面看,在病理学教学活动中加入思政元素是十分有必要的。

2.1时代发展的需要

高校是社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承担着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的重任,高校培养人才的水平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水平。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我国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外国思想文化也不断涌入我国,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一些不良思想会对我国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国家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提出了在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活动,以此来加强高校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水平。医学院校是中国医学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医学事业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而病理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我国需要加强高校医学专业病理学学科思政元素的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3]

2.2高校发展的需要

我国高校医学专业在过去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侧重于专业知识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忽视了思政元素的开发,造成了高校医学专业学生道德素质未达到医学职业的要求。在新的发展时期,高校需要打破僵局,加强高校医学专业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开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知识水平发展不平衡的局面。高校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为我国的医学事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中国的崛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3高校教师的职责要求

高校医学专业教师担任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在高校教师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水平。高校需要加强对学生价值引导,努力实现高校医学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医学职业素养两方面均衡发展。高校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高校医学专业教师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角色,需要起到带头作用,承担起作为医学教师的职责,响应国家的号召,自觉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水平,在病理学教学活动当中侧重于对高校学生价值观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引导,加强对病理学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探索和开发。[4]

3高校病理学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运用

思政教育中许多优秀的思想文化内容对人们行为可以产生深远影响,高校病理学教学在推行课程思政建设过程,可以通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哲学思想等方式进行建设。

3.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当今社会的发展对爱国主义的精神要求更高。我国思政建设需要加强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医学专业的学生更需要具备爱国主义精神,许多著名的医生都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精神,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国家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条件较差,医疗条件不好,人们患病率较高,在当时涌现出无数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医生,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国家基础条件逐渐完善,高校医学专业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发掘和探索可以体现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政治元素,在新时代赋予它新的内涵,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水平。[5]

3.2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社会责任感是每个行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尤为重要。对于高校病理学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探索来说,教师要探索病理学中与社会责任感有关的思政元素,因为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成为医生后肩负着救死扶伤的职责,他们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较大。在病理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当今中国社会中所发生的影响力较大的医学事件来进行宣传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医学责任感。比如在最近发生的疫情战役中,那一个个具有医学责任感的自愿支援武汉的医疗卫生人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责任感这种无形的价值观,这对于医学高校中正在读书的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他们可以从支援武汉的医生身上可以看到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这是我们全社会人民所要学习的榜样,也对医学院高校病理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3.3融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流传至今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化思想,如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仁爱思想是当今社会发展中很好的道德规范与道德准则,对当今社会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高校病理学教师可以将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引入教学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爱心,以及激励学生在学校努力学习医学知识,增长自己的本领,争取在成为医生后帮助国家解决医学难题,帮助患者解除病痛折磨,延续患者生命。将这种儒家思想中的优秀思想引入病理学教学课程当中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和修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当前医疗中产生的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

4引入有价值的哲学思想

哲学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学科,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无论是在科学事业还是社会生产活动当中,很多地方都用到哲学思维。通过将哲学思维应用到工作当中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同样将哲学思维应用于病理学教学活动当中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例如哲学思想中的实践性思维强调重视实践活动,以实践来促进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思想可以将自己在课堂当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自觉地和自己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除了实践思想之外,中国哲学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引用的地方,如矛盾主义思想,矛盾的对立统一,以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关系,通过运用矛盾思维有助于解决医疗事业发展方向的一些难题,帮助医学专业的学生学者攻坚克难,推动中国医疗事业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在病理性教学中加入哲学思想有益于学生发展。

5结论

高校在病理学教学中加入思政元素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程,需要保持不断学习和探索的精神,在教学活动中,吸收借鉴优秀的思想政治元素,争取早日帮助我国医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完成病理学教学改革,实现病理学教学和思想政治元素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杨少芬,李佩琴,林斯妮.病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J].分子影像杂志,2019(04):35-37.

[2]任艳艳,尹学磊.浅谈课程思政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中的渗透[J].才智,2019(09):67-68.

[3]刘晓,张黎声.高校专业课程思政环节与评估的原则导向[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09):32-35.

[4]杨美霞,苏燕,宋芳.医学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以基础医学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0(3):41-45.

[5]林晋,唐风华,许颖.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05):53-56.

作者:李志远 李燕珍 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