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固定技术在食管肿瘤放射治疗的应用

2020-11-04 16:43:40

〔摘要〕目的探讨发泡胶个体化固定技术在颈胸段食管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医院接受颈胸段食管肿瘤放射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体位固定技术治疗,试验组给予发泡胶个体化固定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X、Y、Z轴的体位摆放误差。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在X、Y、Z轴的体位摆放误差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重复性、舒适度、适形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泡胶个体化固定技术用于颈胸段食管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减小轴位摆放误差,提高重复性和舒适度,且精准度高。

〔关键词〕发泡胶个体化固定技术;颈胸段食管肿瘤;放射治疗;应用研究;效果分析

颈胸段食管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常采用手术、内镜、放射治疗等手段治疗该疾病患者。放射治疗是颈胸段食管肿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主要通过提高靶区的受照射量,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射量,保护患者的重要器官不受损害,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优势明显[1]。近年来,由于新型固定技术的兴起,传统的体位固定术具有重复性,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发泡胶个体化固定技术具有更强的人体塑形性和舒适度,能够保证放射治疗的精准度,使患者的头颈部更加贴合固定垫,从而减少因颈椎弯曲程度和长短等原因造成的形状不吻合而产生的空隙[2]。本研究探讨发泡胶个体化固定技术在颈胸段食管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颈胸段食管肿瘤放射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男18例,女23例;年龄31~75岁,平均(48.25±0.53)岁。试验组男15例,女26例;年龄30~74岁,平均(47.54±1.3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1)符合颈胸段食管肿瘤的诊断标准,且获得病理学检查确诊;(2)能严格遵循医嘱完成有关治疗工作;(3)病情平稳,未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4)年龄18~75岁;(5)治疗前1个月内未使用免疫调节药物;(6)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其他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或病历资料不完整;(2)近3个月内实施其他方法或对本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治疗;(3)凝血功能异常、精神异常;(4)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体位固定技术治疗:常规枕分为A、B、C、D4种规格,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置于头颈肩架上,患者仰卧在头颈肩架板上,将头颈肩膜放在热水中,用浴巾吸干热水,将患者的头颈部紧贴在头颈肩膜上,再将头颈肩架固定在颈肩膜的边缘上进行冷却,时间控制在15min,冷却成型后取下[3]。试验组给予发泡胶个体化固定技术治疗:发泡胶主要由异氰酸酯(A液)和复合聚醚类多元醇(B液)及聚乙烯(polyethylene,PE)袋构成,在使用过程中,将300mlA液和150mlB液充分融合,倒进PE袋中,然后将患者的头颈肩部放置在PE袋上,使溶液充分包裹头颈肩部,直至发泡胶发热膨胀,再进行冷却,成型后取出。1.3临床评价(1)比较两组治疗后X、Y、Z轴的体位摆放误差。(2)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包括重复性、舒适度、适形性。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X、Y、Z轴的体位摆放误差比较试验组在X、Y、Z轴的体位摆放误差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的重复性、舒适度、适形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颈胸段食管肿瘤放射治疗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摆放体位上需要进行多次试验,以保证定位的准确性,减小摆放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发泡胶个体化固定技术是一种安全性、舒适度和适形性均相对较高的固定技术,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4]。发泡胶具有阻燃、耐腐、无毒、无味等优点,是一次性使用的材料,可避免重复使用造成的再次感染,临床应用价值较高[5]。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X、Y、Z轴的体位摆放误差均小于对照组,由此看出,发泡胶个体化固定技术可以减小体位摆放的误差。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位置摆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可能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从而造成误差,这就要求操作者重复模拟定位以减小摆放误差[6]。常规体位固定技术仅在控制患者病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而发泡胶个体化固定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放射治疗,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重复性、舒适度、适形性均优于对照组,由此看出,发泡胶个体化固定技术能够让患者更积极地面对疾病,并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综上所述,发泡胶个体化固定技术用于颈胸段食管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减小轴位摆放误差,提高重复性和舒适度,且精准度高。

[参考文献]

[1]张英婷,刘炳忠,陈文芬,等.聚氨酯发泡胶结合翼板个体化塑形与负压真空袋固定肺癌放疗摆位精度比较[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8,27(3):299-302.

[2]周常锋,房建南,黄晓波,等.聚氨酯发泡胶与负压真空垫在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后IMRT体位固定精度初步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9,28(10):776-779.

[3]房建南,马玉家,石俊田,等.发泡胶与乳腺托架在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中固定精度比较[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9,28(5):369-372.

[4]刘美月,刘建平,胡万宁,等.联合体位固定技术在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8,38(11):830-835.

[5]谭程,杨燕光,杭达明,等.颈及上胸段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的比较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6,21(5):447-451.

[6]李伟伟,王锡阳,弓立群,等.颈胸段后凸畸形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17,37(4):242-251.

作者:杨海松 聂晓历 邹钦凤 傅万凯 单位:福建省肿瘤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