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中医诊断学在线课程改革与实践

2020-10-24 15:03:37

摘要:中医诊断学是连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教研室实行以慕课为背景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该课程改革有利于培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对促进中医的发展、推动中医惠及社会与人民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主干课程,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内容主要包括诊法与辨证[1],其知识点多、信息量大、且内容零碎。而中医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教学要求,难以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味地将理论知识塞给学生,导致学生学习中医诊断学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只会理论知识而缺乏临床经验,这些是与我们培养中医学人才理念相违背的,因此进行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慕课是对“MOOC”的音译,指的是大型开放的在线课程。这一在线网络课程将大量的学习者和全球范围内的教学者联系在一起。慕课的本质就是一个共享教育资源的平台,只不过它的规模较大[2]。慕课具有开放性、大规模性、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和社交化的特点[3]。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对中医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现有的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建立中医诊断学慕课,对促进中医的发展、促进中医惠及社会与人民起着重要作用。

1中医诊断学改革的必要性

中医诊断学是一门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旨在培养中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分析能力、思维辨证能力。在教学中涉及的临床技能较多,传统的授课模式难以展现中医诊疗的实际情境,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与应用[4-5];并且在目前的教育教学制度下,培养的中医人才动手和临床能力以及思维辨证能力缺乏[6],也是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原因之一。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建构在教师指导下的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理念、设计、内容、手段和方法的全方位改革[7]。为了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河南中医药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方式从之前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在此背景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改革必须走在前列。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临床以及思维辨证能力,慕课等网络平台为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方法。

2慕课背景下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2.1线上教学

我们以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为蓝本,依托慕课、爱课程等网络平台,采用PPT、视频、微课等形式对中医诊断学的内容进行讲授。其讲授视频时间短,并且内容结合动画、图片、案例等生动有趣;通过发布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评分方式、参考书籍、PPT课件、辅助学习资源以及公告等内容,全面灵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学生可通过爱课程或者中国大学慕课网进行线上学习。另外招募教研室教师以及本专业的研究生作为线上教学的助教,负责讨论区的互动回复答疑;将具有共性、代表性的问题集中统一在线下上课之前反映给任课教师,实现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在每章节的结束都会有一套单元测试题,每位学生有3次测试机会,选取最高分计入成绩。通过单元测试题可以反馈学生对该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也避免了期末终结性考试一锤定胜负的弊端。

2.2线下教学

2.2.1理论课理论课大体上都是采用对教材知识点串讲之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及时提出问题,进而解答的形式。既能够实现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够减轻任课教师的教学压力,使其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科研,临床。2.2.2实训课中医诊断学作为连接理论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桥梁课程,四诊的训练对于培养中医人才不可或缺。我们的实训课采取分组的形式进行,每个班分为4个大组,每组中又分5个小组。首先观看视频,巩固理论知识:视频内容为教研室教师以及3~4个学生提前制定的实训视频;然后进行分组讨论,练习15~20min;实训课的考核为每组选出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进行四诊的操作;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并对其进行点评,小组间进行互评,完成实验报告册,最后计入实训成绩。

3考核方式

课程最终成绩由形成性成绩和终结性试卷成绩组成,各占50分,各项比例详见图1。

3.1测验

每章节的最后有1个单元测试题。每次测验允许尝试3次,30min内完成,要求完成全部测验。

3.2课堂讨论

每单个视频观看进度大于90%才算完成。能够积极参与线上讨论,在讨论区积极发帖提出问题或回复问题。

3.3实验实训考核

每次实训课结束后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并撰写实训报告,根据四诊的操作情况和实训报告的完成度给分。

3.4考勤

按时出勤,每旷课1次扣1分,直至扣完该项目应得分为止。

3.5课堂提问

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提问。

3.6终结性考试

学期末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终结性考试,根据卷面成绩折合分数。

4教学效果

对进行混合式教学的2017级中西医一班126人与未进行混合式教学的2016级中西医一班124人的期末成绩进行分析,其中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60~70分为中等。从分析来看,混合式教学的班级全部及格,优秀率、良好率远高于未进行混合式教学的班级。见表1。

5优势和不足

以慕课为背景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优势明显,但是从目前的改革探索中发现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善。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之前传统教学的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以及中医思维辨证能力。同时使教师的角色多元化,慕课能帮助教师认清自己的优缺点,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及其效果,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完成度不高;学生提出的一部分问题啼笑皆非,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核机制。另外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学生的中医思维不足,而中医诊断学除了培养学生的四诊技能,更重要的是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

6小结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高等教育改革愈加深入。河南中医药大学致力于开创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中医药高校,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学的主干课程,也应紧跟学校的步伐,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河南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诊断学科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渗入到日常的教学之中,实行以慕课为背景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由于中医诊断学在线课程的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出现一些问题不可避免。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医诊断学在线课程的建立,对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方法和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督促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讲授水平;对中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培养优秀的中医类人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文英,张良芝,王俊月,等.中医诊断学幕课建设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3):15-16.

[2]金灏.慕课对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2):117-118.

[3]夏冬生,孙先念,朱公志.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的特性及其相互关联性的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4):47-49.

[4]王佳佳,王文娟,王智瑜,等.《中医诊断学》仿真模拟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23-25.

[5]马丽娜·阿新拜,沙塔娜提·穆罕默德,等.中医诊断学舌诊实验课教学实践之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7):17-19.

[6]张淑萍.中医四诊技能训练的探索实践与体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ChinaAssociationofChineseMedicine).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ChinaAssociationofChineseMedicine):《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编辑部,2011:3.

[7]张永鹏,李永民,李刚,等.慕课背景下方剂学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37):245-246.

作者:谢文英 宋倩红 包永生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仲景学院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