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4 15:03:33
实验诊断学是培养和训练医学生正确运用实验室检查方法和检验结果的一门课程,是学生了解检验方法和过程的重要桥梁和途径。实验诊断学一般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前者主要以上大课的形式介绍实验诊断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而后者主要以小班分组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实验诊断相关的实验。目前,我国诸多高校对实验诊断学中实验课教学的设计变化较少,仍采用手工基础检测方法的教学模式,与当前日新月异的检验方法发展不相匹配。为了让医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的新进展,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其未来的临床医学职业发展,本教研室对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实验诊断学课程的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改进方案。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招募北京协和医科大学2010级至2013级的八年制医学专业学生112人以及八年制毕业后留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的在职医师11人,发放调查问卷。医学生中2010级(八年制学生第8年)医学生为10人,2011级(八年制学生第7年)医学生为24人,2012级(八年制学生第6年)医学生为28人,2013级(八年制学生第5年)医学生为50人。11位在职医师主要为工作7年左右的主治医师。
二、方法
1.调查问卷设计:根据本教研室既往的教学经验,组织专家团队,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实验课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课程发展等15个问题。2.调查问卷内容(1)课程必要性:问题1,您认为实验诊断学实验课的学习对目前您从事的医疗实践工作有何价值如何?问题2,关于实验诊断学的实验课,您认为是否有必要设置?(2)课程需求:问题3,在从事科研和临床实践工作之后,对本科学生的培养您认为实验诊断学课程应该更加注重哪些方面?问题4,在科研训练阶段,哪些专业技术是您需要关注、学习和应用的临床检验内容?(3)课程安排:问题5,您认为在八年制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实验诊断学课程应该安排在哪一阶段授课最好?问题6,是否赞同将实验诊断学课程更改为英文授课?问题7,您认为实验诊断学中实验课的教学方式适合采用哪种形式?问题8,关于实验诊断学中实验课的授课时间,您认为课时数量是否需要改进?
三、统计学处理
采用MicrosoftExcel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一、问卷回收情况
采用问卷星APP在微信群中自动收集问卷情况,以自愿参与为原则,共回收123张问卷。因前期通过预调查多次完善问题,故问卷有效率高达100%。
二、课程设置必要性的调研
95%以上参与调研的人员都认为实验诊断学课程对医疗实践有价值,但有约50%的被调研者认为需要改进。其中临床实践越多的被调研者,其对实验诊断学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认识越深刻。针对实验课的设置必要性调查显示,各层次的被调研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约40%的被调研者认为实验课可取消,约60%的被调研者认为实验课提供了学生动手的机会,但由于课程时间紧张,实际收获较小(见表1)。
三、课程需求的调研
随着临床见习和实习,在职医师和高年资医学生对检验新知识的需求更为迫切,低年资医学生则认为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加强。在新技术方面,需求为侧重科研方面,对流式细胞术、电泳、基因扩增、测序等新型分子技术的需求分布均匀(见表2)。
四、课程安排的调研
如表3、4所示,大多数参与调研的医学生和在职医师均认为,实验诊断学课程安排在8年学习过程中的第5年较合适,而有约20%的医学生认为,在8年学习过程中的第6年的见习期间学习实验诊断学课程也能满足临床需要。关于英文授课,半数以上的医学生认为可以适当引入,但也有约30%的医学生不赞同将实验诊断学课程全部改为英文授课。在实验诊断学课程中,结合目前实验课,引入病例讨论和采用微信公众号形式进行学习的方式,是多数学生的选择。关于实验诊断学中的实验课课时数量,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各年级学生基本认为目前的课时可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
讨论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实验诊断学实验课内容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胸腹水常规、尿液镜检、静脉采血、实验室见习等,授课方式主要以教师授课为主,近十余年教材只再版过1次,没有大的改变。为更好地了解不同阶段医学生的需求,参与此次调研的志愿者既包括刚学习过实验诊断学的在读学生和正在临床见习、实习的学生,还包括已经毕业的在职医师。从本次调研结果看,目前实验诊断学的实验课内容仅能基本覆盖教学大纲,但对于临床工作后实际需要的检验进展涉及过少,尤其在检验结果解读方面需要增加。随着检验项目的增多、检验技术的提升,对于检验结果的解读,医师不能仅关注于数值的增减,而是应该结合检验方法、样本采集及运输条件等进行综合判断。如尿路感染会干扰患者24h尿蛋白检测结果,影响医师对于肾脏疾病的判断,因此在行24h尿蛋白检测时,应考虑到患者病情可能会干扰检验结果,采用其他检验或检查来判断病情[1]。如梅毒的血清学检查,需根据检测抗原的的不同,分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前者主要用于梅毒的筛查和疗效观察,而后者主要用于确证试验,不用于疗效评估[2]。八年制教学,只在最后一两年对学生集中进行科研训练,前期教学很少涉及先进的实验室技术,导致很多学生在最后的科研阶段举步维艰。因此,除了在第5年集中学习实验室课,以后如能逐年增加检验科的见习课、实习课,将能很好地促进医学生对检测过程的理解,提高对操作的熟悉程度。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日本已经有很成熟的经验[3],希望今后能让医学生更早、更多地接触实验室,来提升其科研能力。在课程设置必要性上,仅有半数学生认为实验课对于临床知识学习有必要。随着临床实践,医学生希望增加更多的新知识,而非技术操作。在教学方式上,目前采用在8年学习中的第5年进行实验室课教学,以老师讲授、学生实验的方式,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但分组病例讨论、公众号推送、适当引入英文等方式更受欢迎。目前,现代教学模式已从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为基础的教学法,逐渐发展为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和以团队为导向的教学法[4]。后3种方法更倾向于启发式、互动式教学,以问题、病例为导向,团队综合解读,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分工合作,学生可以快速找到问题的答案。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会有明显提升[5-7]。检验医学的发展已经从仅仅关注质量控制、结果准确性,转为更密切地结合临床的学科,为解决临床问题而服务。检验医学适合采用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以团队为导向的教学法进行授课。总之,实验诊断学课程的带教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了解学生的需求,同时结合临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实验诊断学课程的热情,才能帮助医学生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侯立安,孙巧玲,王立,等.一例2型糖尿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结果的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8,38(11):1595-15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梅毒诊断标准(WS273-2007)[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2018.
[3]张亚南,黄柳桓,康熙雄.浅谈日本实验诊断学课程规划[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2):409-411.
[4]马越云,杨柳,岳乔红,等.“三重-立体”实验诊断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7):659-661.
[5]吴洪坤,李江燕,樊笑霞,等.多元化临床检验诊断路径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7,16(9):895-899.
[6]陆松松,裴林,赵晓涛,等.CBL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实验诊断学实习课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15):1930-1932.
[7]时景伟,孙志,李晓燕,等.关于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4):760-761.
作者:秦绪珍 张时民 于连辉 齐志宏 刘亚丽 徐英春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