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4 15:03:32
【摘要】目的观察麻醉镇静深度对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的宫颈癌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控制在40~49(浅度镇静),观察组BIS控制在50~59(深度镇静)。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苏醒情况及认知功能。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语言恢复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拔管6h、12h、24h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给予浅度麻醉镇静,不影响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但可有效缩短术后麻醉苏醒时间,促进认知功能恢复,临床可予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麻醉镇静深度;宫颈癌;腹腔镜手术;认知功能
宫颈癌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确诊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切口小、痛苦小,患者预后良好[1]。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方式以静吸复合麻醉为主,可有效提高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预防应激反应,确保手术安全进行[2]。但有研究指出,采用该方法麻醉可对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造成影响,且根据麻醉深度的不同影响程度不同[3]。为进一步改善预后,本研究观察麻醉镇静深度对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的宫颈癌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42.6±10.1)岁。对照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43.6±11.2)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纳入标准(1)确诊为宫颈癌;(2)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3)术前无认知功能障碍;(4)无麻醉药物使用禁忌证[4]。1.3方法术前30min给予阿托品0.01~0.02mg/kg肌内注射,监测生命体征。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4μg/kg+顺阿曲库铵0.1~0.2mg/kg+丙泊酚2.0~2.5mg/kg麻醉诱导。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连接麻醉机。术中给予芬太尼1~2μg/(kg·h)+顺阿曲库铵0.1~0.2mg/(kg·h)+丙泊酚4~2mg/(kg·h)。2组麻醉维持所用药物均以七氟烷(1.0%~3.0%)为主,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对照组BIS控制在40~49,观察组BIS控制在50~59。术中及时补充血容量,将血压、心率波动幅度控制在30%以内,超过该数值则视为无法耐受。手术结束前30min逐渐减少麻醉药物剂量,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给药。吞咽反射恢复后,拔除气管导管。1.4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苏醒情况、认知功能,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进行评估,评分越高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好[5]。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SBP及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苏醒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语言恢复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1)。见表2。2.3MMSE评分比较术前,2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6h、12h、24hMMS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3讨论
近些年来,宫颈癌患者的数量呈不断增加趋势。宫颈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为主要危险因素[6]。此外,口服避孕药物、性生活<16岁同样可增加该疾病发生的风险[7]。发病后,及早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使其寿命延长[8]。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方式以静吸复合麻醉为主,安全性较高[9]。但麻醉药物的应用可对记忆力、抽象思维与定向力产生影响,严重甚至可诱发认知功能障碍[10]。如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极易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的治疗负担[11]。临床研究发现,静吸复合麻醉腹腔镜手术中,患者的认知功能与麻醉镇静深度存在联系。为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本研究选取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麻醉镇静深度进行了控制,结果发现,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SBP及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给予浅度麻醉镇静不影响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可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通过对患者麻醉苏醒情况的观察发现,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语言恢复时间均长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时间缩短,有助于降低坠床、脱管等风险的发生率,对患者术后恢复速度的加快,具有积极意义,表明给予患者浅度静脉麻醉优势显著。停止给予麻醉药物并拔管后,宫颈癌宫腔镜手术患者的认知功能可逐渐恢复[12]。通过对患者各阶段MMSE评分的观察发现,观察组拔管6h、12h、24hMMS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证实浅度麻醉镇静在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综上所述,给予浅度麻醉镇静不影响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但可有效缩短术后麻醉苏醒时间,促进认知功能恢复,安全性更高,临床可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吴兵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