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0 15:28:25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总胆固醇在精神分裂症冲动自杀行为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Beck绝望量表(BHI)对患者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分为有自杀倾向组(30例)和无自杀倾向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有自杀倾向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高于无自杀倾向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明显降低于无自杀倾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三酰甘油、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需密切关注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尤其是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其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更高。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血清总胆固醇;冲动自杀行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非常高的自杀倾向,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有研究结果显示,自杀是抑郁症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精神科危及干预的主要内容[1]。因此,充分了解自杀行为特征及实验室指标有助于阻止患者的自杀行为。有研究结果显示,有1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死于自杀[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倾向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目前,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使用药物控制。有研究结果显示,脂质过氧化会增加炎性反应,临床可通过检测血脂水平来评估患者的自杀倾向[3]。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总胆固醇在精神分裂症冲动自杀行为中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PsychiatricRatingScale,BPRS)、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ositiveandNegativeSyndromeScale,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及Beck绝望量表(BeckHopelessnessScale,BHI)对患者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分为有自杀倾向组(30例)和无自杀倾向组(20例)。有自杀倾向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5~60岁,平均(41.00±3.60)岁;平均病程(10.50±3.10)年;基础疾病:高血压5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3病。无自杀倾向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34~60岁,平均(42.00±3.00)岁;平均病程(10.40±3.10)年;基础疾病:糖尿病5病,冠心病7例,高血压15例。两组一般资料经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有精神分裂病史,年龄在18~70岁;②首次发病;③未接受过药物治疗;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具有重要器官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肿瘤患者;②入组前使用抗抗癫痫药和精神药物患者;③既往有胆固醇异常史的患者。1.3方法两组患者晨起空腹抽取5mL肘静脉血,以4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检测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low-densitylipoprotein,VLDL)]水平,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由专人进行。1.4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LDL及VLDL水平变化情况。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LDL及VLDL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性别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有自杀倾向组总胆固醇、LDL明显高于无自杀倾向组,HDL水平明显降低于无自杀倾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三酰甘油、V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心理等因素密不可分[4],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压力的增大,患者逐年增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思维、情感、知觉和行为等方面出现障碍,导致精神活动不协调,病因不明,青壮年人群发病率较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呈迁延性发展。多数患者的预后较差,临床上1/2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急性期缓解后进入慢性期,其中有1/4的患者病情呈持续恶化状态,需终身由他人照顾。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就诊率较低,治疗率和康复率均较低,加之患者不积极配合治疗,常易导致精神残疾。遗传学、流行病学、免疫学及神经系统方面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为大脑疾病。因此,临床需认真对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并注意与其他疾病同等对待,如治疗、护理、康复、休息等。目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仍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自杀倾向是因为某种社会因素导致其心理平衡被破坏而引起躯体损害的表现。自杀行为是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常见并发症。有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比例是普通人群的20~50倍,1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死因为自杀,20%的患者自杀未遂[4]。目前,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精神分裂症自杀倾向的人群逐渐予以重视。有研究结果显示,有自杀倾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体内的实验室指标会发生变化,其中胆固醇水平过高可导致自杀和暴力倾向越高,而低胆固醇水平与维度异常的人格障碍有关[5]。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攻击性和自杀[6]。胆固醇、三酰甘油不仅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还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会对血脂水平产生影响,进而导致血脂水平升高[7]。血脂异常与精神分裂症之间有很强的关联[8]。近期的研究结果显示,血脂异常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低水平的HDL及高水平的LDL[9]。此外,总胆固醇水平与精神分裂的病理学评分成正相关[10]。而三酰甘油水平仅与一般精神病理学评分相关[11]。本研究结果显示,有自杀倾向组总胆固醇、LDL明显高于无自杀倾向组,HDL水平明显降低于无自杀倾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三酰甘油、V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综上所述,有冲动自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无自杀倾向的患者。通过监测胆固醇水平可辅助诊断患者是否存在精神分裂症和自杀倾向。临床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密切关注胆固醇情况。但是由于本研究随访时间过短,纳入样本量较少,还需广大同仁继续为该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李维 单位: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检验科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