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脑影像异常分析

2020-10-10 15:28:25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头部磁共振结构异常者的相关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住院的470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头部磁共振影像学资料,依据脑影像有无改变分为研究组204例(头部MRI异常者)、对照组266例(头部MRI正常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结果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脑影像异常者204例,其检出率为43.4%。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阳性家族史(32.8%vs.20.7%,χ2=8.89)、围生期异常(18.6%vs.8.3%,χ2=11.12)、性格内向孤僻(74.0%vs.65.0%,χ2=4.35)、伴有冲动攻击行为(49.0%vs.28.9%,χ2=19.81)更常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脑影像异常者的危险因素为围生期异常(OR=2.54,95%CI:1.42~4.53),冲动攻击行为(OR=2.38,95%CI:1.61~3.52),阳性家族史(OR=1.88,95%CI:1.22~2.90)(P<0.01)。结论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脑影像异常检出率高,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脑影像异常者存在围生期异常、阳性家族史、冲动攻击行为的风险更高。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磁共振成像;病例对照;回顾性研究

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感知觉、思维、情感以及行为等多方面的异常。最新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终身患病率为0.7%[1],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研究认为,该病可能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复杂的遗传因素、生物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生[2-3]。迄今为止,精神分裂症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存在脑结构及功能的异常,但是由于人口学和临床表现的差异,结果尚未达成一致。尽管这些发现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但是这些结构改变很可能在疾病急性期出现,反映了早期神经发育的异常[3]。此外,纵向MRI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这些大脑特定区域的改变可能与临床症状的发展有关[4]。具有不同临床特征的个体其脑影像表现并非完全一致,并且可能影响抗精神病治疗反应、预后等多方面[5]。本研究选择性地回顾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MRI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分析精神分裂症MRI异常者的临床特征,以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同临床特征进行分层,产生临床上有意义的患者群,这将有助于临床诊断和精准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围生期情况、临床表现及脑MRI等资料。纳入标准:①年龄18~45岁;②精神科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确诊,符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ICD-10)》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③入院时间为30天以内的急性期患者;④住院期间行头部MRI检查。排除标准:①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②伴有头部外伤;③符合物质滥用或物质依赖诊断标准;④头颅外科手术者;⑤临床资料不完整。1.2方法1.2.1研究设计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阅片的方式,分析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头颅MRI结构异常表现。依据有无头颅MRI结构异常,将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脑MRI结构异常者为研究组共计204例,脑MRI结构正常者为对照组共计266例。1.2.2影像学检查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IE-MENSPRISMA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标准的MRI检查[6]。详细告知患者相应的扫描流程,扫描矢状位、冠状位、轴位3个平面的定位序列,分别扫描矢状位T2WI、DWI序列,轴位T1WI、T2WI、T2Flair序列以及冠状位T1WI序列。1.2.3脑影像异常的MRI诊断依据[7]1.2.3.1脑萎缩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减少,脑沟宽度超过5mm可认为脑沟扩大,基本影像表现为脑沟、裂、池增宽和脑室扩大,除表现有相应部位蛛网膜下腔增宽和脑室扩大外,同时有局部脑体积的缩小。1.2.3.2蛛网膜囊肿局部表现为脑外囊性肿物,脑脊液样密度或信号,边缘光滑、锐利,与脑灰质界限清楚,相邻颅骨常变薄、膨隆,占位表现轻微。1.2.3.3巨枕大池枕大池扩大可偏向一侧伸展呈扇形或三角形,同时向两侧对称性伸延呈现新月形,并且与第四脑室和蛛网膜下腔自由交通。1.3评价指标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母孕产期有无异常(母孕期健康状况,出生时是否有窒息、抢救,是否为顺产、早产、剖宫产等)、性格(内向孤僻、外向开朗);②临床症状,是否有冲动攻击行为;③精神分裂症患者脑MRI结构异常表现;④精神分裂症患者脑MRI结构异常的危险因素。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年龄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围产期情况、家族史、性格等临床特征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影像异常的发生情况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应用后退法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本研究共收集470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研究组204例,对照组266例。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围生期异常者更常见,阳性家族史更常见,性格内向孤僻者更常见,伴有冲动攻击者更常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脑影像异常临床特征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脑影像异常的危险因素为围生期异常、阳性家族史、冲动攻击行为(P<0.01)。见表2。2.3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脑影像异常表现分析204例脑部MRI结构异常者中,海马萎缩者65例(31.86%),同时存在额叶、颞叶萎缩者31例(15.20%),同时存在额叶、顶叶萎缩22例(10.78%),顶叶萎缩者13例(6.37%),额叶萎缩者12例(5.89%),同时存在额叶、颞叶、顶叶萎缩者11例(5.39%),颞叶萎缩者9例(4.41%),同时存在颞叶、顶叶萎缩者4例(1.96%),见图1;蛛网膜囊肿者26例(12.75%),见图2;巨枕大池者11例(5.39%),见图3。

3讨论

本研究共纳入470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现脑影像异常主要表现为脑萎缩、蛛网膜囊肿及巨枕大池,脑影像异常者围生期异常、阳性家族史、性格内向孤僻、冲动攻击的情况更常见。目前多项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存在头颅MRI改变,但异质性较大,可能与研究对象的选择、样本量的差异、药物的使用以及分析指标单一等因素有关。本研究发现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个脑区如额叶、颞叶、海马、顶叶的萎缩表现。同样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在疾病早期即存在广泛的脑结构形态学异常[8-9],并且多项研究发现,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同样存在多个脑区结构异常与功能下降包括额叶、颞叶、海马以及顶叶等脑区[10-11]。一项Meta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颞叶上方和额叶下部灰质的减少增加了转化为精神分裂症的疾病风险[12]。此外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出现多个脑区如额叶、颞叶皮质逐渐变薄,且慢性精神分裂症大脑灰质下降的程度明显[13]。本研究发现12.75%的急性期脑影像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蛛网膜囊肿。蛛网膜囊肿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占位性脑病变,已在精神分裂症相关研究中发现存在相应的病变[14-15],但是蛛网膜囊肿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相关性仍存在争议,个案报道提示蛛网膜囊肿可能会导致精神病性症状[16]。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蛛网膜囊肿与被控制感等阳性症状有关[17]。本研究发现5.39%的急性期脑影像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巨枕大池,目前研究发现巨枕大池与精神症状如兴奋冲动、精神病性症状有关[18],但能否作为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表现,尚待明确。本研究发现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脑影像异常的危险因素为围生期异常、阳性家族史、冲动攻击行为。目前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围生期异常可能导致神经发育损伤,成年早期机体无法代偿时可表现出精神病性症状[2-4]。此外围生期异常以及遗传风险可影响神经通路或调控过程,导致神经发育异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病理学机制,引起脑区间功能的广泛交互异常如前额叶皮质突触兴奋性-抑制性的精细调节过程[3],故围生期异常的精神分裂症的脑影像异常更常见,在临床上可表现出复杂的症状特征。精神分裂症冲动攻击行为等阳性症状与内向孤僻等阴性症状与额叶、颞叶以及额叶边缘连接的白质束完整性缺陷相关[19],同样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内向孤僻等阴性症状与额叶损伤有关[20],上述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可能与精神分裂症额叶控制情绪的缺陷以及皮层脑区的异常活动所致[21]。另一项Meta分析提示精神分裂症冲动攻击行为可能与额叶、颞叶、海马等脑区的灰质减少有关,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可能与额-颞叶环路受损有关[22]。故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脑影像异常表现与不同的临床特征相互影响增加了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

4结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脑影像异常者的危险因素为围生期异常、阳性家族史、冲动攻击行为。本研究有以下不足之处:此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混杂因素难以排除;影像学资料未能定量分析;只得出了组间差异,未能在个体水平上检验结果。未来研究可加大研究的样本量,同时应用全脑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等技术,将研究结果转化为临床可用的预测模型,这将是神经影像学应用于临床领域的重要一步。

作者:杨春林 潘伟刚 王文斌 尚宏元 仉雅颂 于春祥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