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0 15:28:22
作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给我国居民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损害[1]。合理膳食、坚持功能锻炼、口服降糖药是维持疾病患者理想血糖范围,防治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但部分患者依从性较差,预后不佳。所以,如何加强该病患者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是一项新型护理模式,虽然应用范围广,但目前临床尚未开展关于2型糖尿病应用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的报道研究[2]。为此,该研究随机选择该院于2016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基于循证支持的针对性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确定该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基本原则基础上,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来自该院,根据电脑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70例,包括男性40例,女性30例;年龄为27~70岁,平均(48.29±7.17)岁;病程2~20年,平均(11.13±3.09)年。研究组70例,包括男性37例,女性33例;年龄为30~70岁,平均(50.15±6.10)岁;病程4~20年,平均(12.02±2.09)年。经比较,确定两组年龄、性别、基线资料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以上因素对研究成果无影响。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3]提到的诊断标准;②正常沟通及表达;③对研究知晓,且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智力障碍,依从性较差;②合并心理疾患、外伤及运动功能障碍等;③研究途中,因个人原因主动退出。1.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在医嘱指导下,测量、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建立静脉通路,予以药物治疗,另外,重点监测患者血糖变化,同时指导患者合理安排膳食、坚持室内/户外活动,以及教会患者自行监测血糖。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基于循证支持的针对性护理,如下:(1)确定循证问题,结合科室特点、2型糖尿病特点及自身工作经验,确定护理问题,包括“患者对疾病认知差”“血糖控制不佳及自我护理能力低”等。(2)循证支持,结合上述循证问题,通过万方、知网等数据库收集、查阅相关文献,明确相关解决措施。(3)进一步评估文献的真实性及实用性,选出最佳科研证据,同时结合患者个人意愿及自身工作经验,拟定、落实护理方案。(4)护理内容。①心理指导,与患者主动交谈时,应以患者角度出发,尽可能体谅患者,并采用鼓励性/支持性语言,以减轻患者恐惧感,构建良好护患关系;②健康宣教,注意与患者交谈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人格,维护其权利,同时保证语言温和,引导患者阐述内心想法,耐心、及时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切不可打断患者讲话,避免增加患者负性心理,增强患者内心安全感。此外,详细讲述关于疾病方面的护理要点,以提升患者认知水平;③监测血糖变化,以视频、PPT等形式向患者介绍如何正确使用血糖仪,或是以一对一形式向患者演练血糖仪操作步骤,同时告知患者血糖数值正常参考范围及低血糖具体表现与应对措施;④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可食用食物范围、合理控制饮食意义;结合患者体重、血糖变化,拟定饮食方案,同时参照劳动强度,合理控制营养物质的摄入,制定多样化食谱;⑤运动干预,指导患者结合自身喜好、机体耐受程度,选择运动方式,例如步行、上下楼梯、骑自行车等,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如果运动期间出现不适感,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1.3观察指标①统计两组血糖达标率(血糖达标例数/总例数×100.00%)。②运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ofself-carea-gency,ESCA)[4]评估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分值范围为0~172分,分值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强,呈正比;运用健康行为量表评估患者健康行为,分值范围为52~208分,分值越高,健康行为越高,呈正比。1.4统计方法以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表示为(x±s),以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达标率护理后,研究组血糖达标率为97.14%(68/70),对照组血糖达标率为85.71%(60/7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3,P=0.016<0.05)。2.2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后的ESCA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2型糖尿病的发生,对我国居民机体健康、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如果血糖控制效果不佳,便会造成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损害靶器官,诱发并发症,甚至损害生命健康。常规护理,是在医嘱指导下进行的护理工作,服务内容相对片面,不能及时满足患者实际需求及护理要求。随着我国现代循证医学的发展,以及医疗模式的转变,基于循证支持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得以提出,且广泛用于临床,例如风湿科、神经外科等,效果尤为显著[5-6]。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遵循循证医学,为患者提供一系列科学、合理、规范的护理服务,可确保护理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实证性等特点,以实现无缝隙治疗及护理目标。为了进一步探究该护理的临床效果,现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为例,开展基于循证支持的针对性护理,发现患者在血糖达标率、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等方面效果均得到明显改善,表示基于循证支持的针对性护理较常规护理效果更优,易得到绝大多数患者的接受、认可。现结合该文结果,分析基于循证支持的针对性护理作用价值及优势。①在循证理论指导下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够进一步完善、补充护理服务内容,以改善患者与医护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②护理实践过程中,确定护理问题,通过权威资料收集实证资料,并根据患者所处环境及自身经验,最终做出护理决策,一方面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满有助于增强患者参与意识,以保证护理服务的顺利进行,包括饮食指导、运动干预、血糖监测、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以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尊重、理解患者,并及时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等需求,从而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另外,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具有针对性特点的饮食方案、运动计划,有助于满足患者营养需求,维持理想血糖,减少身体不适,同时也可改善心脏血液供应,提高心肌细胞获氧量,从而增强机体运动耐受性,改善生活质量。另外,指导患者自行监测血糖变化,有利于及时调整患者饮食摄入量及运动强度,以保证机体健康安全,避免发生伤害事件。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向对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基于循证支持的针对性护理,可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主要体现在血糖达标率、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等方面。因此,认为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值得大力宣传、推广基于循证支持的针对性护理。建议今后基于循证支持的针对性护理应用效果,以期丰富研究成果,提升护理学术水平,尽最大努力完善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刘桂芝.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作用比较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7):109-110.
[2]刘冬桂,王晓蕾,杨丽花,等.循证护理理念指导下的沟通技巧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水平、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4):168-170,174.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4):292-344.
[4]高江辉.循证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血糖指标的影响[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15(2):16-17.
[5]王德贞.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开展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15(5):28-29.
[6]田竟,张杨,张敬如,等.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在急诊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5):627-628.
作者:杨杏华 招陆萍 龚鹃容 单位: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内三科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