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唑来膦酸对恶性肿瘤的影响

2020-10-10 15:28:19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氯化锶(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69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和实验组(n=35)。对照组患者行静脉注射唑来膦酸治疗,实验组患者行唑来膦酸联合89SrCl2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骨转移灶消退疗效、镇痛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实验组骨转移灶消退总有效率为68.57%(24/35),高于对照组的44.12%(1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镇痛总有效率为88.57%(31/35),高于对照组的67.65%(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偶见发热,给予消炎痛栓后缓解。结论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使用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有利于促进骨转移灶消退,减轻疼痛程度,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恶性肿瘤骨转移;唑来膦酸;放射性核素氯化锶;疼痛

恶性肿瘤骨转移是晚期癌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高钙血症、持续性骨痛、功能障碍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诱发理性骨折、骨髓压迫等不良现象,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因此,早期给予患者正确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唑来膦酸属于唑来磷酸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抗骨吸收能力,是临床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常用药物[3]。放射性核素氯化锶(89SrCl2)是一种发射β射线的放射性核素,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诱发疼痛的化学物质的分泌,逐渐被临床应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4]。本研究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本院的69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69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与实验组(n=35)。对照组男15例,女19例;年龄37~84岁,平均年龄(55.21±6.32)岁;病程0.5~17年,平均年龄(2.51±0.22)年;疾病类型:前列腺癌14例,肺癌11例,鼻咽癌1例,肠癌3例,乳腺癌4例,胃癌1例。实验组男14例,女21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55.18±6.29)岁;病程0.5~18年,平均年龄(2.53±0.20)年;疾病类型:前列腺癌15例,肺癌11例,鼻咽癌2例,肠癌3例,乳腺癌3例,胃癌1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病理诊断确诊原发病;经CT、全身骨扫描、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骨转移;预计生存期≥3个月;患者存在不同程度骨痛;签署知情同意书;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50分。排除标准: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合并精神疾患者;合并心、肾等重要器官严重不全者;过敏体质者;脊柱病理性骨折者;脊髓压迫症者。1.3方法对照组行唑来膦酸(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617)治疗,在100mL0.9%氯化钠溶液中加入4mg唑来膦酸行静脉滴注,每月1次,连续治疗2次。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89SrCl2(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71)治疗,4mCi给药,每3~6个月给药1次,治疗1~2次。1.4观察指标随访时间为6个月。①比较两组骨转移灶消退疗效。全身骨显像检查显示转移病灶全部消失为显效;全身骨显像检查显示转移病灶明显缩小或部分消失,或摄取浓度降低为有效;全身骨显像检查显示转移病灶无明显变化,甚至呈增加趋势为无效。骨转移灶消退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②比较两组镇痛疗效。治疗后停用止痛药物或所有部位疼痛消失为显效;骨痛明显减轻或50%以上部位骨痛消失,止痛药物用量减少超1/3为有效;骨痛位无任何改善或减轻不明显,止痛药物用量未减少为无效。镇痛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③观察并比较两组用药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情况。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骨转移灶消退疗效比较实验组骨转移灶消退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镇痛疗效比较实验组镇痛总有效率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出现1例、2例发热,给予消炎痛栓后缓解;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恶性肿瘤晚期易出现骨转移,中轴骨为好发部位,易导致患者发生难以忍受的局部持续性疼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恶性肿瘤骨转移致痛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肿瘤相关因子的释放,使破骨细胞活性增高,形成溶骨性骨质破坏,促进肿瘤分泌乳酸、前列腺素、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1等致痛介质,对末梢神经形成刺激,诱发骨痛[5]。②宿主细胞或恶性肿瘤分泌某些体液因子,对破骨细胞形成刺激,加强溶骨过程,打破骨形成和骨吸收之间的平衡,破坏骨质。③肿瘤细胞浸润至周围组织、骨膜。对于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预防病理性骨折发生、减轻疼痛程度,延长患者生存期。双膦酸盐类药物属于强效破骨细胞活动抑制剂,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或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选择性吸附骨组织,对破骨细胞的附着造成影响,改变破骨细胞超微结构,减轻肿瘤引起的骨质破坏,缓解骨痛[6-7]。唑来膦酸属于第3代双膦酸,可经以下作用机制治疗骨转移:①抑制破骨细胞前体细胞,使其转化为成熟的破骨细胞;②药物被破骨细胞吸收后,在细胞浆中滞留,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③药物可吸附于骨小梁表面,拮抗破骨细胞对骨的溶解破坏作用;④抑制破骨细胞合成乳酸、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致痛介质;⑤抑制肿瘤细胞对骨基质的粘附和侵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骨转移灶消退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偶有发热,给予消炎痛栓后缓解,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提示联合89SrCl2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效果优于单一唑来膦酸治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89SrCl2属于亲骨性强的放射性药物,可发现2~3mm、能量为1.46Mev的纯β射线,半衰期长达50.5d,可持续发挥药效[8]。89SrCl2属于纯盐类,锶在体内的新陈代谢与化学特性类似于钙,静脉给药后,锶可快速经血液在成骨细胞组织聚集,在骨转移病灶的浓集量是正常骨的2~25倍,对恶性肿瘤所致的骨痛发挥良好的镇痛作用[9-10]。89SrCl2发射的β射线可集中、持久的照射病变组织,产生辐射生物效应,发挥杀灭或抑制周围肿瘤细胞作用,其几乎不含γ射线,不会影响周围组织辐射剂量,不良反应较少。此外,89SrCl2可使碱性速硫酸镁、前列腺素水平降低,减轻骨质溶解,促进骨质修复,降低血钙水平,对瘤体致痛物质的产生形成抑制。89SrCl2与唑来膦酸作用机制不同,两者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止痛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综上所述,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骨转移灶消退,减轻疼痛程度,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张建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9):86-87.

[2]郭佳,黄际远,戴庆靖,等.二氯化锶联合唑来膦酸对乳腺癌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缓解骨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3):21,23.

[3]熊慧生,蒋参,高瑞,等.自拟攻癌镇痛散联合氯化锶治疗老年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癌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8,31(10):35-39.

[4]朱燊,王津如,丁权.观察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7,23(19):93-94.

[5]全红艳,李东辉,郝建峰,等.化疗联合唑来膦酸对肺癌骨转移的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31):6080-6083.

[6]曾少容,凌钦杰,曾维亮.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癌痛的疗效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7,22(2):152-156.

[7]高琳,李琴,周方正,等.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疗效观察[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6,15(4):230-232.

[8]李宁,杨志,柴华,等.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无症状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13):962-967.

[9]赵丹丹,李春雨.89SrCl2联合99Tc-MDP治疗乳腺癌骨转移骨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7,20(2):137-139.

[10]田发奎,季如春,杨庭显.89SrCl2联合99mTc-MDP治疗转移性骨癌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23):106-111.

作者:叶宁 许峰 齐志兵 肖银环 单位: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