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谈颈动脉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2020-09-27 16:04:25

【摘要】当前,伴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使得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呈现逐年增多,以至于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然而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重点也由治疗逐步变为预防为主,通过尽早发现此类疾病的高发人群成为了热点问题,其中颈动脉就属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发部位,颈动脉粥样硬化一般与诸多心脑血管疾病存在着较大关系[1]。通过深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旨在为降低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

现阶段,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成为了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血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原因。颈动脉粥样硬化通常是由于颈总动脉分叉位置内膜增厚、内膜下脂质沉积等发生病理性改变[2]。颈动脉内膜厚度。不但是判定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同时也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指标。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诊断时,由于颈动脉超声无创、重复性较好,能够直接对于动脉粥样氧化进行观察,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联系

临床上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两种,即高血压、高血脂,其原因通常是由于高血脂患者无典型的临床症状,且极易被忽视;在对高血压患者就诊时,需要对血压控制标准进行优化,加之高血压病程时间较长,极易让产生悲观情绪,因而重点关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进展情况,能够有效防治血脑血管疾病[3]。通过明确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1.1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作为心脑血管的高危因素,高血压能够对心、脑、肾等脏器造成损伤,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高血压通常是形成致颈动脉斑块的特殊原因,并且也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因素。据相关文献表示[4],颈动脉病变越严重,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越高,另外高血压还会引起血管发生结构和功能性改变。特别是在患者血压升高时,极易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大、增殖,从而使血管向着动脉硬化趋势发展。据众多学者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血管损伤一般是内皮功能性障碍以及动脉硬化增加所致,能够作为心源性死亡、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通过对颈动脉病变进行诊断,能够作为全面了解高血压患者器官损伤的窗口。1.2高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作为人们的隐形杀手,高血脂在临床上对机体的损伤属于一种逐步加重的过程,另外还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血管内皮损伤主要是因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所造成的高血脂,一旦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入血管内皮,就会形成泡沫细胞,加之不断的堆积极易发展为动脉粥样应化斑块。对于渗入到内膜的低密度脂蛋白经过加工修饰,能够损伤内皮细胞,由于细胞所释放的多种溶酶体,能够进一步损伤内膜细胞。据相关文献显示[5],不断进展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要素主要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2.1与冠心病的关系

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比,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其具有相似的高危因素,且发病机制也具有较为一致,冠心病的发生率通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存在很大的关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会伴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加重呈现上升趋势[6]。颈动脉的病变程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直接反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并且还可起到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颈动脉在临床上作为冠心病的预测因子,颈动脉越高则表示患有冠心病的风险越大。据左鹏飞等[7]学者研究表明,对于较大的弹性血管如腹主动脉颈总动脉的颈动脉能够充分的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同时还能与心、脑等位置的血管硬化性病变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2.2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血流动力学末梢低灌注学说以及血栓塞学说普遍认为是颈动脉病变所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8]。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而言,不管是心绞痛、心肌梗死,还是脑卒中,全部都是机体血管病变所导致的最终表现,由于血管病的进展速度较慢,从而为尽早发现血管病变创造了机会[9]。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主要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其中包括斑块破裂所导致的远端血管栓塞、颈动脉狭窄所引起的远端血管滴注等。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高危因素,但不是全部的动脉硬化斑块均会产生不良后果,斑块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与缺血性事件的发生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同时也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所以,尽早的对颈动脉粥样化斑块进行识别。能够后续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2.3与于糖尿病的关系

由于颈动脉在临床上属于糖尿病患者的多发位置,以至于导致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常常伴有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以及凝血机制异常等多种高危因素的聚集情况。颈动脉粥样硬化很容易受到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加之患者的高糖状态,不但加快了蛋白质的转化速度,同时还引起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从而增厚了血管壁,降低了血管弹性[10]。与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较高、进展速度也相对较快,且病情也较为严重,以至于对患者造成了严重影响。此外,在糖尿病动脉病变中,由于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增加、巨噬细胞数量的增多,严重削弱了细胞外基质结构的完整性,从而增加了斑块破裂,极易诱发脑梗死。结果证实,动脉僵硬程度的增加与胰岛素的抵抗存在着密切关系[11]。倘若患者长时间处于高血糖以及高胰岛素水平,会明显增加血管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活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血管纤维化的发展。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发生原因通常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内膜增厚等存在着较大关系。

3小结

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膜厚度作为动脉硬化的相关临床指标,特别时颈动脉内膜厚度指标,不但能够直接反应全身动脉硬化情况,同时还能够作为药物干预肝动脉硬化效果的常用指标。据相关文献表表明,与正常人相比,高胆固醇患者主动脉僵硬度明显较高,通过对血脂进行严格控制,能够有效逆转脉粥样硬化、改善动脉弹性。据多学者研究表明动脉弹性与中胆固醇呈负性关系,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性。与此同时,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等均存在着密切关系。颈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上属于一种主要累积大、中动脉的系统性病变,同时也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一旦颈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表明其他部位很可能大神动脉粥样硬化。因此,采用积极的防控危险因素,如血压、血脂以及血糖等,能够有效的减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赖杰,张琦,王佳,等.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及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33(6):545-549.

[2]李邦合,颜平,万海伟,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24(10):1933-1936.

[3]王园园,柳磊.冠状动脉疾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治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9):1104-1108.

[4]鞠晏钟,曹传洲,刘建珍.心脑血管疾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3(5):304-304.

[5]伍满燕,梁文卿,陈江天,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诊治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21(11):1223-1226.

[6]王鹏,修春红,王岚峰.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22(11):1175-1178.

[7]左鹏飞,李亚峰,顿国亮,等.Mac-2结合蛋白与经超声造影诊断的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和临床表现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16):1743-1747.

[8]车锋,马乾,王荔,等.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4):592-594.

[9]萧梅芳,谢思思,王保祥,等.体检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29(18):86-89.

[10]冼慧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6):100-101.

[11]沈俊娴,卢英民,石来新,等.长期睡眠不足人群中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0,29(1):21-25.

作者:杨清贤 范天睿 张莉 周海梅 李玲 单位:宁南县人民医院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