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7 16:04:16
摘要:目的探究CT诊断应用于周围型肺癌患者中的征象与能谱参数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癌类型不同分为小细胞肺癌组、周围型肺腺癌组以及肺鳞癌组,每组60例。比较3组患者CT征象与能谱参数。结果3组空泡征、胸腔积液、转移3种征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血管集束征、位置、支气管截断征、形态、胸膜凹陷征、边缘分叶、边缘毛刺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标准化水浓度值(NormalizedIodineWater,NI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能谱曲线的斜率以及标准化碘浓度值(NormalizedIodineConcentration,NI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应用于周围型肺癌患者中能够充分显示影像学征象与能谱参数,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CT征象;能谱参数;影像学表现
肺癌这种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比较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近几年,有数据显示肺癌发生率不断地升高。按照肺组织中肿瘤发生位置差异,划分为周围型以及中央型两类[1]。在肺癌中周围型肺癌发生率占比约为25%,主要类型是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周围型的小细胞肺癌中,肺鳞癌以及肺腺癌发生率最高。就周围型的小细胞肺癌而言,主要采取化疗[2]。在周围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采取手术治疗难以取得显著的效果,尤其恶化程度较高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3]。因此,在周围型肺癌治疗中,需要做到早诊断、早确诊,继而及时进行治疗。本研究探讨CT诊断应用于周围型肺癌患者中的征象与能谱参数的影像学表现,旨在为提高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癌类型不同分为小细胞肺癌组、周围型肺腺癌组以及肺鳞癌组,各60例。小细胞肺癌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7.8±4.5)岁。周围型肺癌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9.4±2.6)岁。肺鳞癌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8.7±2.7)岁。3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患者可实施能谱模式下增强扫描以及常规的CT平扫;肺部的病灶为原发性病灶;病灶部分存在足够范围感兴趣测量的勾画;在检查之前,患者未接受任何相关的治疗;患者具备完整胸部CT的图像,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有准确的病理结果。排除标准:扫描不完全,只有能谱模式下增强扫描以及常规的CT平扫;肺部病灶只是肺转移性的病变;病灶部分不能准确测量与勾画;在检查之前,患者采取过相关治疗措施;患者病理资料或是影像不全。1.2方法患者在检查之前,医务人员需要将对比剂注射风险以及扫描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患者的家属。指导患者实施简单呼吸的训练,将扫描过程呼吸伪影所造成的影响降低,在深吸气之后的屏气情况下进行扫描。检查所用仪器为宝石GE能谱CT机(Di肺鳞癌overy750HD),医务人员嘱患者取仰卧位,指导患者双手上举,超过头顶,由胸廓入口到肺底实施常规的扫描[4]。先实施常规CT的平扫,具体扫描参数如下:管电压、管电流、层距以及层厚分别为120kVp、220mA、5.0mm、5.0mm。病灶被发现之后,全部患者均在能谱模式(gemstonespectralimaging,GSI)下实施动脉期的增强扫描,选择碘海醇作为对比剂,浓度是600mgI/mL,在肘前静脉经高压注射器进行注射,其用量与速率分别是1.0mL/kg、3.5mL/s,采取智能化追踪的技术[5]。在扫描的过程中,选择80~140kVp高低的管电压进行瞬时切换,实施管电流自动调制,其扫描参数如下:螺距、转速、间隔以及矩阵分别是0.984mm、0.6s/周、5.0mm、5.0mm、512×512。全部图像通过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15年以上胸部CT诊断经验放射科医生分析与记录,如实记录常规扫描中的病灶边缘特征、病灶位置以及病灶形态等,同时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转移、支气管截断征、胸腔积液、血管集束征、空泡征以及胸膜凹陷征等CT征象。在AW4.5上对能谱模式的扫描成像进行处理,把原始的数据重建成1.25m的层厚[6]。选取病灶中包含最大的实性部分层面;在所选取最大层面中选取相同大小3个感兴趣区域(regionofintrest,ROI),将坏死、空洞以及钙化部分避开。测量水浓度值、ROI碘浓度、相同层面的降主动脉碘浓度,平均值当做标准,对相关能谱参数进行记录,尤其是能谱曲线的斜率。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5.0软件统计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组肺癌患者的CT征象比较3组空泡征、胸腔积液、转移3种征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血管集束征、位置、支气管截断征、形态、胸膜凹陷征、边缘分叶、边缘毛刺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3组能谱参数比较3组标准化水浓度值(NormalizedIodineWater,NI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能谱曲线的斜率以及标准化碘浓度值(NormalizedIodineConcentra-tion,NI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近几年,在我国肺癌逐渐变成一种死亡率较高的恶性疾病,其病发率、致死率比较高,需要得到重视并进行早诊断与早治疗[7]。伴随影像学技术不断地发展与创新,逐渐在肺癌诊断与筛查中应用CT这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式。实施常规的CT扫描时,极易比较与观察不同CT的征象,临床上有较强的普适性。在能谱模式下实施增强扫描可以同时分离反映出病灶能谱曲线图、单能量图以及基物质图,定量分析病灶[8]。上述两种CT的扫描方式涉及到定量与定性分析,特点不一,能够记录周围型肺癌的能谱参数与CT征象,可以提供诊断准确性[9]。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多项CT征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组肺癌患者中,周围型肺腺癌NIC最高,和周围型肺腺癌的伏壁式生长容易产生筛孔状毛细血管存在联系,符合微血管的密度高这一观点[10]。此外,相较于周围型的肺腺癌,肺鳞癌肿瘤的细胞比较容易出现坏死,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比较密实,上述因素会导致瘤体血供受到影响,改变了碘浓度的摄取,降低了NIC。能谱曲线斜率主要反映物质存在不同能量的X线照射情况下,CT值变化的规律[11]。如果能谱曲线斜率存在差异,考虑是肺癌内部各种物质代谢活动或是组成所致[12]。周围型肺腺癌组在3组肺癌中能谱曲线斜率最高;周围型肺腺癌内由更多物质组成,病灶内部的代谢活动变化高于肺鳞癌、小细胞肺癌。综上所述,CT诊断应用于周围型肺癌患者中的征象能够清晰显示空泡征、胸腔积液、血管集束征、位置、转移、支气管截断征、形态、胸膜凹陷征、边缘分叶、边缘毛刺等征象,基于能谱参数下扫描可以显示出能谱曲线的斜率,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唐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CYFRA21-1、CEA和NSE检测对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7):71-73.
[2]陆方晓,阮磊.肺癌的CT征象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20(2):167-170.
[3]徐晓莉,隋昕,钟巍,等.双能量CT碘图定量参数联合CT征象建模在诊断肺癌病理亚型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8,52(11):823-828.
[4]郭建良,徐少真.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周围型肺癌与单纯周围型肺癌患者CT征象特点差异性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0):1718-1720.
[5]林伟添,侍丽,梁知遇,等.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直径<2cm孤立肺癌结节CT征象的回顾性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9,35(5):726-729.
[6]李云峰,刘贵林,徐宝静,等.CT影像学检查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结核合并肺癌中的诊断效能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7):789-791.
[7]陈勇.双源CT低剂量扫描显示磨玻璃结节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价值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4):491-492.
[8]LiJ,YangM,LiP,etal.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willincreasetheriskoflungcancer[J].ChinMedJ(Engl),2014,127(17):3142-3149
作者:官丙奇 韩燕 单位: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影像科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