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医学免疫学形成性考核模式分析

2020-09-03 14:34:24

【摘要】目的探讨多元反馈结合形成性考核在医学免疫学中有效教学模式。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本校学习医学免疫学的2016级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班共25名学生作为研究组,采用结合多元反馈的形成性考核模式;并以2017年9月—2018年12月2015级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班共3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授课模式。通过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研究组期末综合成绩和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反馈结合形成性考核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并且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一种有效的医学免疫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多元反馈;免疫学课程;形成性考核;三导向培养模式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与生命科学中的一门基础性、带动性、支柱性前沿学科,其知识体系具有广度和深度的层次性,并为执业医师考试科目之一。为适应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考核模式逐渐调整为将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计入最终成绩的形成性考核,但是目前教育者普遍采用的是学习过程中几次阶段性考核,获取的师生双方教学信息比较单一,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多元反馈起源于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结合,着重于信息往复交流和信息及时反馈,从而调控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能力[1]。本教研室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开展嵌入多元反馈的形成性考核模式,以期探讨有效的免疫学教学模式。本校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以医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倡围绕教学质量采用以能力为主的多元性考核评价方式,以保障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2]。医学免疫学的知识内容,多数需要理解和记忆,“一考定成败”的终结性考试模下,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多数采用考试前进行金鱼般短时记忆,不深入理解知识点,考完试很快忘记,不能真正反映学习能力。且在一学期的教学中,师生双方信息交流有限,学生个体和整体的特殊信息,教师理念传达都受到阻碍。形成性考核能够全面、客观、综合性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习过程中起到督促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3]。在此契机下,本课题组将形成性考核模式应用于医学免疫学教学中,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2月学习医学免疫学的2016级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班共25名学生作为研究组,采用结合多元反馈的形成性考核模式。另选取2017年9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JGY20170304),齐齐哈尔医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JY10038),齐齐哈尔医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招标项目(QYJY20160051)作者单位:161006黑龙江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月—2018年12月的2015级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班共3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授课模式。两组学生为同一教师授课,且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及接受专业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方法:多元反馈方式分为外部、内部和循环三种模式。(1)外部反馈:①每节课前10分钟用雨课堂软件进行随机提问或不计成绩的小测验。②课堂中观察学生听课状态,随机提问。③每次形成性考核后对每个学生反馈和整个班级反馈。④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实时通讯软件群(微信群、QQ群),用雨课堂、蓝墨云等各种学习软件,课前课后课中进行师生反馈交流。⑤班级内部成立学习小组,组内同学之间反馈。⑥选取有难度的授课章节,在下课前5分钟,让同学们填写链式记录反馈(即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在同一张纸上链式写下自己的想法)如在讲解重点章节“抗原”时,用链式法提出问题,你今天未明白的问题?结果显示,很多同学纠结于交叉反应和异嗜性抗原关系。据此,第二次课开始教师对此问题进行相应讲解,解除困惑。(2)内部反馈:教师和学生自我反馈制定计划进行调整。(3)循环反馈:在基础免疫和临床免疫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内学生和教师根据反馈的情况进行学习和教学的调整实施后,再以免疫讨论会的形式对整改后措施进行二次反馈。如在基础免疫课程结束后,召开座谈会师生彼此聆听对方的意见,教师得知学生对于学习免疫应答过程难度的焦虑,学生获取教师传授学习和记忆该过程的方法,双方都得以调整。见图1。3.评价指标:将研究组和对照组期末综合成绩和综合成绩优良率进行对比分析,其中优秀:评分≥90分;良好:80~89分;尚可:60~79分;较差:<60分。综合成绩优良率=(优秀+良好)人数/总人数×100%。并对研究组学生教学认可度进行问卷调查评价。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描述,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期末综合成绩比较:研究组学生医学免疫学期末综合成绩和综合成绩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研究组学生教学认可度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5份,全部收回,问卷选项中符合和极为符合均属于认可。结果显示:88%的学生认为该模式能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该模式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交流和减轻期末考试压力,比传统考试好;92%的学生认为该模式打破课堂沉闷氛围;84%的学生喜欢用该模式进行授课。见表2。

讨论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现有的形成性考核方式,局限于授课过程中某些章节,或者在课堂中阶段性穿插一些考试和测验,这样虽然减轻学生期末考试负担,但是整体过程缺乏良性的信息循环,教学效果未实现对学生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4]。在心理学角度上,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接受到相应的信息反馈,就会自我认知良好,满足现状,不努力,也不改变,从而抑制学习积极性[5]。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本研究在原有的形成性考核模式下,设计的外部、内部和循环三种师生信息反馈模式,保证各个层面的学习信息顺畅流通。应用后,研究组学生的期末综合成绩和综合成绩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该模式能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交流;减轻期末考试压力,比传统考试好,打破课堂沉闷氛围;喜欢用该模式进行授课。在此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自我主观反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客观反馈,学生对他人学习成果的反馈,师生双方都能获得偏离教学目标的学习信息。根据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明确学习目标,积极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正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所说的教育不是要记住各种事实,而是要训练大脑如何思考[6]。嵌合多元反馈的形成性考核教学模式通过纠正学习过程中的偏差和错误,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成绩,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激发学习兴趣。因为反馈的多样性,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课堂教学氛围活跃,学生告别习惯性的模仿,建立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综合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对于教师而言,在反馈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嵌合多元反馈的形成性考核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中应用,虽然取得点滴成绩,但仍有很多问题期待解决,例如如何丰富多元反馈教学模式,如何把控反馈的时机和时间长短,这些都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战鹏,牛健壮,牛峥,等.“反馈与调控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体育世界,2015(3):104-106.

[2]刘吉成,张晓杰,云长海,等.以医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1-2.

[3]官杰,兴桂华,罗晓庆,等.形成性考核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9):52-54.

[4]曹妍,祁赞梅,曹雅明.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现状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23-62.

[5]李庆玲,姚秀峰.高校教学反馈平台的建立[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2,38(3):122-124.

[6]余琳,林勇平,范婷婷,等.医学检验教学形成性评价方案实施和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4):53-55.

作者:王慧 官杰 吴艳敏 王琪 蒋瑞雪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