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3 14:34:21
摘要:[背景]随着社会对景观水体的需求增加,人群与景观水体的接触机会增多,景观水的水质卫生状况备受关注。[目的]了解旅游度假区的景观水卫生管理和水质现况,排查卫生隐患,提出改善建议。[方法]于2018年7月26日—8月8日,对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景观环境用水的卫生管理、水处理、设备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集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9处景观水水样和2处水源水样,检测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色度、浑浊度、pH值等36项指标;并对9处景观水水样增测嗜肺军团菌,对5处景观水水样增测空气细菌总数。[结果]有4处景观水体进行净化和消毒处理,3处和1处景观水体分别只采用净化处理或消毒处理,另1处景观水体采用水体软化处理。5处景观水体区域没有配备消毒剂存放专用场所。6处景观水体有日常水质检测记录。5处喷雾区域的细菌总数在2~3个,9份水样均未检出嗜肺军团菌,9份水样的游离余氯含量均未达标,3份水样的一氯胺含量不达标,3份水样的菌落总数超标,2份水样检出了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9处水样的总合格率为83.3%~97.2%。[结论]该度假区部分景观水体有水质污染问题,景观水体水源的水质较好。应高度重视景观水卫生状况,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大水质检测及监管力度,探索联合监管模式,保障游客及公众的健康。
关键词:景观水;水质检测;卫生现状;游客健康;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
景观环境用水是指满足景观需要的环境用水,即用于营造城市景观水体和各种水景构筑物的水的总称,分为观赏性和娱乐性两大类别。景观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与人群健康息息相关[1],景观水的水质卫生若得不到保障会直接影响人群的健康[2]。我国城市绿地、公园设施和大型标志性建筑中,景观水池越来越常见[3]。伴随着社会对景观水体需求的增加,人群与之接触的机会日益增多,社会对景观水的水质卫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4],景观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也日渐受到关注[5-6]。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上海浦东中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距离人民广场约21km,距离陆家嘴金融中心约18km,距离浦东国际机场约14km。该度假区涵盖主题游乐、旅游度假、体育休闲等产业,具有休闲、娱乐、观赏、运动等功能。央广网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5100万人次,日均近5万人次[7]。每年的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期间,该度假区日接待游客会达到10万人以上,这种大规模的人群聚集必然存在巨大的公众健康风险和挑战。本研究拟对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景观水进行卫生管理现状调查及水质检测,掌握景观水卫生现况,排查水质卫生隐患,为改善景观环境用水水质卫生,进而保障游客及公众健康提供适宜对策。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内共9处景观水体,已纳入了度假区规范管理范围。本研究于2018年7月26日—8月8日期间对上述9处景观水体全部进行卫生管理状况调查,并对9处景观水体及景区卫生间自来水和申迪东路某卫生间自来水(作为“水源水”对照)进行水样采集。1.2研究方法1.2.1现场调查法在预调查基础上完善调查问卷后,对本项目的调查对象开展卫生管理状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水处理、设施设备、卫生管理情况等。1.2.2检测项目对上述9处景观水水样及2处水源水样进行生活饮用水指标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色度、浑浊度、pH值、耗氧量等,共36项。另外,对9处景观水水样增测水中的嗜肺军团菌,对5处存在喷雾区域的景观水体增加空气细菌总数检测,采用自然沉降法平皿计数。1.2.3检测与评价标准景观水和水源水的水质指标检测方法参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中嗜肺军团菌的检测方法参照GB/T18204.5—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5部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空气中细菌总数的检测方法参照GB/T18204.3—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景观水和水源水的水质指标的评价参照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中嗜肺军团菌的评价参照国家卫生部2012年颁布的WS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空气中细菌总数的评价参照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1.3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2010软件构建数据库,计算各相关检测指标和水样的合格率,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
2.1景观水体基本设置及管理措施2.1.1基本情况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景观水体以娱乐功能为主,多为开放式,仅1处是具有观赏功能的封闭式景观水体。景观水的体积大小不一,且差距大。景观水体全部采用市政水(自来水)供水,5处景观水体为自来水直流方式,不需另外安排新水补充;另4处景观水体会定期进行新水补充,每日补充新水或每2日补充新水,包括湖泊景观水体,定期换水补充市政水。2.1.2水处理如表1所示,景观水体的水处理方式包括净化、消毒和软化,其中水体净化方法均采用过滤净化,消毒方式均采用消毒剂消毒,大部分景观水体使用次氯酸钠消毒剂,有1处景观水体(水样3)使用过氧化氢、过氧乙酸消毒剂。调查发现,只有4处景观水体开展实时日常水质检测,检测项目有氧化还原电位pH值、游离性余氯。9处景观水体中,有6处水处理操作记录和日常水质检测记录,占比66.7%。2.1.3设备与管理5处景观水体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安装自动投药装置,均能够正常运转;但5处区域均没有使用密闭容器来存放消毒剂,没有消毒剂专用存放场所,与其他物品共用存放场所。部分景观水体需要定期进行新水补充,安装了补充专用水表,调查时发现有1个水表显示故障。在卫生管理方面,9处景观水体区域由同一个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按照相关部门的规章要求,该部门建立了卫生管理组织,制定了卫生管理制度和景观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卫生管理人员。另外,度假区内设置多处医疗保障点,工作人员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以便游客身体不适就近就医。调查发现,近三年来,各医疗保障点均没有游客因景观水导致身体不适的就诊记录。2.2水质卫生检测结果2.2.1景观水体9处景观水体水样的总合格率(n=36)在83.3%~97.2%之间;其中6处(占66.7%)景观水体水样的总合格率均达97.2%,1处为91.7%,总合格率在90%以下的有2处(占22.2%)。在36项检测指标中,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二氧化氯、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挥发性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铬、氰化物、铝、铁、锰、铜、锌、镉、铅、镍、汞、砷、硒、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亚氯酸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共30项指标的检测值在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参照范围内,合格率100%。其他6项指标中,游离余氯含量全部未达标;色度指标的合格率为88.9%;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均为77.8%;菌落总数和一氯胺的合格率为66.7%。另外,景观水中嗜肺军团菌检测结果显示,9处水样均未检出嗜肺军团菌。该度假区中5处景观水体存在空气喷雾降温设施,检测各采样点细菌总数在2~3个,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2.2.2水源水对度假区内卫生间自来水及市政自来水(“水源水”对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36项检测项目中,2份水样的所有项目均符合标准。
3讨论
在景观水体与人体健康方面,社会关注度低;国家层面,景观水体与人体健康相关的法律和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研究层面,虽然有景观水的水质卫生现状、水质污染及治理措施等方面的研究[3,6],但缺乏对于景观水体状况与公众健康相关性方面的研究。从人体接触程度来看,景观水体通过各种途径与人体接触,需高度关注其与人群的健康关系。为保障游客健康与安全,本研究中水质指标的评价参照《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空气中细菌总数的评价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关于景观水体的水源,该度假区景观水体水源全部来自市政水(自来水),经水质检测,水源完全符合水质检测标准,既从源头保证了景观环境用水是干净安全的,也保证了补充新水时的供水水质,日后仍需对景观水体水源加强管理,确保水源水质安全。从景观水体水质检测结果来看,合格率最高为97.2%,说明每一处水体均存在不合格指标。其中市政水(自来水)直流供水水体(水样2、3、6、7、8、9)水质较好,仅游离余氯量未达标。分析其原因,度假区对有直接接触人体的喷雾区域景观水体进行水处理时,尽量采取不加氯的处理方法,防止氯化物影响伤害游客的皮肤黏膜。水样4、5的水质较差,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色度、游离余氯、一氯胺均有不同程度超标,其中菌落总数分别超标24倍、120倍。水样4是湖泊水,与人体非直接接触,水质较差,原因是湖泊水的水体流动性小,自净能力差,容易受到雨水等外来水源的污染,但对游客健康影响较小。水样5是滑道水,与游客呈非全身性接触关系,对游客身体健康影响较大。水样5的水质较差可能与漂流水的滑道设计有关,景观水体为了营造千回百转的效果,会增加水上滑道的曲线、拐角等设计,当漂流滑道中出现死角,水基本不流动,长期下去水质会恶化,这与文献研究结果相符[8]。度假区卫生管理人员应引起重视,定期清理水上滑道死角,防止滑道内水质恶化、细菌滋生。为了调节周边环境的温度与湿度,营造亲切自然的氛围,很多度假区都会建造湖泊、喷泉等景观水体[8]。其中高压人造雾,由于雾滴非常小,呈气溶胶状态,游客可能会呼吸或接触到。本研究结果显示,该度假区5处喷雾设施中空气细菌总数均符合要求,不会威胁到游客身体健康。另外,军团菌与空调机的冷却水塔、喷水池等人工水环境有关[9-11],对人群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有研究提示通过改善水质,改进设备设计,去除水体中藻类等有效的防范措施,可控制军团菌的生长繁殖,减少军团菌的污染[12-13]。本研究9处水样均未检出嗜肺军团菌,均无臭味和肉眼可见物,说明该度假区的水处理措施到位,杀菌或消毒有效。该度假区内的景观水体均进行净化、消毒等处理工艺,大多使用次氯酸钠消毒剂,但消毒剂没有独立存放场所,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在设施设备方面,有1个水表显示故障,未及时维修,说明管理有待加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在景观水净化消毒设施配备、制度规范建立、人员配备、卫生意识和医疗保障等方面值得肯定,为国家或地方在制定景观水体相关标准规范时提供了参考。因景观水体卫生状况与广大游客的健康密切相关,呼吁社会关注景观水体与公众健康的关系;鼓励社会监督,探索政府与社会联合监管模式,加大处罚力度[14],制定游客参与保护景观水的行为规范。同时,度假区要转变价值理念,改变过去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理念,树立“以公众健康为中心”的景观水管理理念,高度重视景观环境用水的卫生状况,主动接受水处理知识培训,切实做好景观水卫生管理工作[8]。在技术和经济条件允许下,尝试引入水质实时监测和水质监控物联网等信息技术[15],动态掌握检测数据,一旦发现问题,迅速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景观水监测和保护效率。另外,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是景观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但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和规范较少,建议国家层面制定与完善景观水的水质卫生标准,填补实践工作中相关管理规范和标准的空白[16]。本次研究尚存不足之处,采集水样时未考虑温度、湿度、季节、客流量等因素,限制了本研究结果外推到其他季节使用。后续研究中会分时间段采样和分季节采样,并多次重复采样,便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作者:范忠飞 陈晓玲 谭贵泓 金星 蔡敏玲 杨凌 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督所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