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3 14:34:20
摘要:季节过敏性结膜炎中医称“时复目痒”。燕京韦氏中医眼科流派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因时辨证内外治并重治疗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独特的诊疗思路。依据过敏性结膜炎四时发病病因病机之不同分别论治:发于春者,洗肝散加减;发于夏者,洗心汤加减;发于秋者,暴赤泻肺汤加减;发于冬者,六味地黄汤加减;同时予加味桑明液洗剂外用熏洗治疗。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验证疗效确切、有效的缩短病程及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韦氏眼科流派;因时辨证;内外治并重;季节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又称变态反应性结膜炎[1],是一种与自身免疫系统相关的眼病[2]。有资料显示,我国以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和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为主[3]。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以烧灼感、异物感、畏光、流泪以及眼痒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发病具有季节性、反复性[4]。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与中医文献中记载的时复症、痒若虫行症、眼内风痒症相近。《证治准绳·七窍门》中描述:“为目病治失其宜,有犯禁戒,伤其脉络,遂致深入。故或年之月,月之日,如花如潮,至期而发,至期而愈。久而不治,及因激发,遂成大害。”至此各医家开始认识到过敏性结膜炎与季节的相关性[5]。近年来本病发生率逐年上升[6]。
1中西医对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病因病机及用药认识
眼睛过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眼睑及结膜存在许多肥大细胞,其内富含组织胺及一些可形成发炎反应的介质[7]。现代医学认为,当外界过敏源作为抗原与机体接触后,其与分布于睑球结膜微血管周围的肥大细胞上的IgE受体相结合[8],释放炎症介质最终导致结膜血管扩张、血管渗透性增加,出现瘙痒、结膜充血和水肿等症状[9]。中医认为,时复证病因病机为气血俱虚;肺卫不固,风邪侵袭;热则动风,侵袭于目[10]。随着对过敏性结膜炎的研究加深,在该病的治疗进展中西医可以选择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非甾体和激素治疗过敏性结膜炎[11],但是西药治疗易产生耐药性,复发率较高,且长期使用会发生不良反应,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12]。中医治疗并不拘泥于内服汤药,还采用针灸、中药眼用制剂或雾化局部熏洗患眼等多种方式增强疗效[13]。
2韦氏中医眼科因时辨证内外治并重治疗季节过敏性结膜炎
2.1理论渊源
因时辨证的理论首见于《审视瑶函》[14],书中记载:时复证,岁岁至期来,过期而又愈,久而不治,遂成其害。此证谓目病不治,捱挨忍待自愈;邪正击搏,不得发散之故。因此书中提出了依据四时季节不同辨证论治理论。韦氏眼科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季节过敏性结膜炎四时发病不同特点提出:依据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变化,辨证口服中药及加味桑明液洗剂外用熏洗治疗季节过敏性结膜炎。韦氏眼科第二代传人韦文轩尤其擅长内外治治疗外障眼病。在《韦文轩眼科方诀与经验》[15]中记载:时复目痒症,发于春者,洗肝汤加减,发于夏者,导赤洗心汤加减,发于秋者,暴赤泻肺汤加减,发于冬者,六味地黄汤加减。同时予加味桑明液洗剂外用熏洗。笔者在跟随韦氏眼科第四代传人韦启平教授师承学习期间,对因时辨证内外治并重治疗季节过敏性结膜炎颇有心得。
2.2因时辨证,内外治并重
2.2.1发于春者,洗肝散加减春季肝火上攻,肝与春季相通。春天肝气生发太过,“气有余而化火,火盛动风”风火上攻于目,致使目系失于滋养,从而出现眼红眼痒。《审视瑶函》指出春天“风火上攻,暴作自肿,痛涩难开,眵泪不绝”。韦氏眼科由此总结出用洗肝散加减治疗春季过敏性结膜炎。方药组成:归尾、川芎、防风、薄荷、生地黄、红花、大黄、龙胆、羌活、甘草、赤芍、木贼草。其中防风、羌活祛风散热,祛头面之邪,散白睛之热;龙胆、大黄、栀子、薄荷有清降火热、通利玄府作用;当归、川芎、生地黄养血活血,清热凉血;甘草可调和诸药。共奏祛风清热之功。在对春季结膜炎进行治疗过程中,应当重视脏腑功能调整[16]。2.2.2发于夏者,导赤洗心汤加减夏季心火亢盛,心与夏季相通。夏季温度较高,心为阳脏,易感受火热之邪使得心火亢盛,灼伤心阴,不能濡养目系,导致此病。《审视瑶函》记载“心烦积热,四眦赤涩。”用洗心汤加减治疗夏季过敏性结膜炎,用药为黄连,生地黄、木通、炒栀子、甘草、当归尾、菊花。黄连苦寒,苦为火之本味,以其味之苦而补之;寒能胜火,以其气之寒而泻之,栀子清心火而除烦郁,泻脾土而清湿热,木通泻小肠火积而不散利小便热闭而不通,三药合用可清心降火,解郁除烦。血热妄行,热伤阴津,当归、生地黄合用既能凉血又能生津,菊花引药上行清热解毒明目,甘草调和诸药。共用可以清热除烦,解毒止痒之功。2.2.3发于秋者,暴赤泻肺汤加减秋季风燥易扰,肺与秋季相通。秋季多燥、多风,风燥热之邪易攻上位,而肺先受之。肺宣发肃降、朝百脉功能失常,致使目系失养,出现秋季过敏性结膜炎。“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疗应标本兼顾[17]。《审视瑶函》曰“暴赤客热外障,白睛肿胀”。治疗以泻肺汤加减,用药为川羌活、玄参、黄芩、桔梗、地骨皮、大黄、芒硝。黄芩中枯而飘,入太阴泄肺中火,地骨皮清肺中热邪,使邪从皮毛而散,羌活祛风,玄参滋阴润肺,清热解毒。桔梗宣肺散邪。肺与大肠相表里,大黄、芒硝通利大便而泻火。共奏宣肺祛风之效。2.2.4发于冬者,六味地黄汤加减冬季阴精耗伤,冬季与肾相通。冬季气候寒冷,喜暖喜温。贪热过多,耗伤阴津,出现肾阴不足,使眼睛缺乏阴精滋养,出现冬季过敏性结膜炎。因此应重视调节机体阴阳平衡[18]。韦氏眼科根据《审视瑶函》“治肾虚不能治火者”用六味地黄汤治疗冬季过敏性结膜炎。熟地黄苦、山茱萸酸,山药甘,牡丹皮辛,泽泻咸,茯苓淡,酸苦甘辛咸,再加一个淡味,六种味道都有,这也意味着六味地黄丸具六味而能走五脏,气属于阳,味属于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不足者补之以味”,六味补五脏之精以养肾精,达到滋阴清热明目止痒之效。2.2.5外用熏洗加味桑明液洗剂。该方桑明两味是来自韦文贵先生的经验方,该洗剂能祛风消肿,退红止痒。为加强药效,减轻副作用,可以在桑明液洗剂基础上加浮萍及秦皮。桑叶10g,元明粉5g,浮萍8g,秦皮8g。上方水煎取汁100mL,用4层纱布滤渣,待温度降至30℃左右,每次取药液20mL(不稀释),放入熏洗雾化机中雾化,双眼交替雾化,每次20min。中药煎煮成药液,再由超声雾化成雾滴作用于眼表局部,既可以避免滴眼液中防腐剂的毒副作用,又可以使较大的雾量持续不断的作用在眼表部不致被眼泪稀释,可以更好的渗透到眼表局部组织[19]。
3病案举例
患者徐某,女,36岁。2018年3月30日初诊。双眼痒涩5d。自诉连续2年春季均发病,此次5天前双眼痒涩有异物感,晨起有少许分泌物,伴有鼻塞流涕、口苦,咳嗽,大便干,小便略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检查:双眼睑轻度肿胀,结膜充血水肿,內眦部有少许黄色分泌物。诊断:春季过敏性结膜炎。方药组成:洗肝汤加减。龙胆15g,大黄(煨)10g,桑叶10g,菊花10g,薄荷10g,生地黄15g,当归15g,川芎10g,羌活10g,防风10g,甘草8g,柴胡6g。上方日1剂水煎取汁200mL,日2次口服,1次100mL,联合加味桑明液日1次外用熏洗。7d为1个疗程。2018年4月7日2诊,自诉双眼痒涩异物感、口苦症状基本消失,无分泌物,偶有鼻塞流涕、大便正常,小便略黄。舌红,苔薄白,脉弦。检查:双眼眼睑无肿胀,结膜轻度充血,未见分泌物。方药组成:上方去大黄、防风。连服7剂。联合加味桑明液日1次外用熏洗。7d为1个疗程。2018年4月15日3诊,自诉双眼痒涩异物感、口苦症状完全消失,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检查:双眼眼睑无肿胀,结膜无充血,未见分泌物。嘱患者定期复查。2019年4月20日随访。通过随访,患者自诉近1年停药以来无痒涩不适,病情未见复发。
4小结
采用因时辨证口服中药联合祛风止痒中药外用熏洗,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符合中医的全身辨证理论。依据眼和全身的密切联系,通过口服中药达到调理全身,使气血津液上行改善眼血液循环,降低复发率;外用祛风止痒中药熏洗改善症状,为中医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提供新的治疗理念[20]。
作者:陈艳 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