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0 14:26:17
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8月1日通报,截至当天0时,香港前一日新增12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124例为本地感染。当前,香港核酸检测能力已无法满足需要、医疗系统接近饱和、隔离检疫设施更日益吃紧。对于香港疫情防控对策,张文宏谈到了以下内容:
No.1 张文宏:需扩大检测 有效追踪
连续多天确诊病例破百例,香港出现第三轮疫情。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香港当前疫情的防控速度要想跟上并“跑赢”病毒传播速度,就需要扩大检测、隔离感染者、严守社交距离。
张文宏表示,现在香港抗击疫情到了很关键的时间节点。一旦疫情发生蔓延,会造成对医疗资源的挤兑,发生医疗资源吃紧的状况。
当时北京出现疫情,全国各地核酸检测队伍的支援,使得北京的核酸检测效率大大提高。通过充分的检测发现病人,是进行传染病防治的第一步。
精准防控,扩大监测,然后有效追踪,找到病人和密接者后进行隔离。这些经验很重要,北京的模式将会对其他城市产生示范效应。
No.2 香港方舱医院1日启用,可容纳约500张病床
为缓解医疗系统压力,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社区治疗设施1日启用,这里可容纳大约500多张病床。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社区治疗设施主要收治18岁至60岁的患者,从而将医院有限的设施尽量供给60岁以上或严重慢性病患者使用。
为保障医疗能力,亚博馆社区治疗设施配备有24小时当值医生和护士,并提供肺部X光拍片、抽血检查等服务,保证病人能得到切实照顾。目前,香港医院管理局已开始研究改建亚博馆2号展馆,以提供更多床位,同时通过加强抗体检测了解病人状况,加快病人流转。
No.3 高龄患者多成治疗难点,一线医院床位几近饱和
据香港特区医院管理局主席范鸿龄介绍,香港已迎来第三轮疫情,本轮疫情最大的特点便是高龄病人的比重较大,很多老年病患多为80至90岁的年龄段。此外,这轮疫情中,香港多个长者社区中心“中招”,加大了治疗的困难。
目前,香港在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大约1200人,基本上达到了医院的床位负荷极限。此外,大约还有500张病床在二线医院,病人病情好转后会被转到这些医院来。范鸿龄表示,如果有需要,香港特区政府将继续改建场馆,以增加床位供给。
同时,范鸿龄也表示,目前没有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感染,但仍不能放松警惕。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