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1 15:53:18
摘要:目的:探讨多原发恶性肿瘤(mutipleprimarycancersMPCs)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27例MPC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第一原发肿瘤和再发恶性肿瘤诊断年龄的差异。采用χ2检验分析MPCs患者病理特征。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27例MPC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患者第一原发肿瘤与再发恶性肿瘤确诊时发病年龄的差异。采用χ2检验分析MPCs患者病理特征。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27例MPCs患者中8例(29.63%)再发对侧乳腺癌,19例(70.37%)再发其他系统恶性肿瘤。再发对侧乳腺癌与再发其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相比第一原发乳腺癌TNM分期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一原发乳腺癌分子分型上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的恶性肿瘤的平均生存时间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再发恶性肿瘤以对侧乳腺癌最常见。第一原发乳腺癌TNM分期高的患者更易再发其他系统恶性肿瘤。第一原发乳腺癌分子分型三阴性的患者更易发生妇科系统恶性肿瘤及对侧乳腺癌。
关键词:乳腺癌;多原发恶性肿瘤;第二原发肿瘤
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和综合治疗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1]。但随着患者生存时间延长,患者再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升高。原发性乳腺癌的患者再次患恶性肿瘤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MPCs的高发病率与诸多因素有关,包括遗传易感性,宿主因素,环境因素,基因-环境相互作用,生活方式(如吸烟和过量饮酒)以及癌症治疗(如药物的细胞毒性,辐射或激素疗法)相关。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19年6月31就诊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乳腺癌患者438例,其中27例患者确诊MPCs,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恶性肿瘤。占同期乳腺癌的6.16%。MPCs患者中8例(29.6%)再发对侧乳腺癌,19例(70.3%)再发其他系统恶性肿瘤。
1.2纳入标准
MPCs患者诊断标准(mutipleprimarycancersMPCs):1)每一个肿瘤必须是由组织病理学证实为恶性;2)每一个肿瘤在位置上必须是分开和独立;3)必须排除可疑的转移癌或复发癌。根据发生时间的间隔MPCs可分为:同时型,即与原发癌发病的间隔时间<6个月;异时型,即与原发癌发病的间隔时间≥6个月(之前或之后)。本研究入组的27例患者均符合MPCs患者诊断标准。27例MPCs患者初诊时均行乳腺超声、钼靶、MR检查、穿刺活检,并经病理学证实为恶性肿瘤。均行手术及术后综合治疗并定期随访,均有完整临床及病例资料。
1.3随诊方法
随访采用门诊、电话及病历查阅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按第一原发癌手术日期为起点,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06-01,终止事件为患者死亡。随访时间为9~12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7个月。27例MPCs患者8例死亡。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第一原发肿瘤及再发恶性肿瘤诊断年龄的差异。运用χ2检验(样本例数只有27例,小于40例,选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MPCs患者病理特征。生存分析采用应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乳腺癌MPCs患者的临床特征
27例MPCs患者分两组,其中8例患者(29.63%)再患对侧乳腺癌,19例转(70.37%)再患其他系统恶性肿瘤。再发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对侧乳腺癌占29.63%%,其次是妇科系统肿瘤(包括卵巢、宫颈、子宫、外阴)占22.22%。第一原癌(乳腺癌)的患者诊断平均年龄56.15±10.14岁。再患恶性肿瘤时患者的确诊平均年龄59.11±11.20岁。从第一原发乳腺癌诊断到再发恶性肿瘤诊断的平均时间间隔为41.59个月。第一原发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与再发恶性肿瘤患者发病年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5.26,P<0.05)。
2.2乳腺癌MPCs患者的病理特征
再患对侧乳腺癌患者与再患其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相比,第一原发乳腺癌的T、N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TNM分期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者在原发乳腺癌分子分型上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3生存分析
乳腺癌再患恶性肿瘤平均生存时间为76.94±7.49个月(95%置信区间[CI],62.23-91.61个月)。乳腺癌患者再患者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7%。再患对侧乳腺癌、妇科系统恶性肿瘤、胃癌和食管癌、直肠癌和结肠癌、肺癌和胸腺癌、肝胆及胰腺恶性肿瘤、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100%,0%,100%,50%,100%,0%。不同组织学类型的恶性肿瘤平均生存时间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
3讨论
乳腺癌患者与一般人群相比,再患恶性肿瘤的发生的风险高出20%。Schenker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中最常见的第二原发癌是对侧乳腺癌(23.9%)[2]。发生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风险比一般人群高。本研究中乳腺癌MPCs患者中,患对侧乳腺癌占29.63%,其次是妇科系统肿瘤(包括卵巢、宫颈、子宫、外阴)占22.22%。Grantzau[3]分析46,176例乳腺癌患者辅助放疗后再患恶性肿瘤的风险,并得出: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导致患者再患白血病和妇科癌症的发病率升高。此外,他莫昔芬使雌激素导致子宫内膜增厚并向恶变。化疗可使白血病的风险增加。研究发现第二原发癌类型受种族、激素状态、环境和基因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中对再患对侧乳腺癌与再患其他恶性肿瘤的第一原发癌的分子分型中,Luminal型分别有16例。他莫昔芬使雌激素导致子宫内膜增厚并向恶变,是妇科恶性肿瘤发生率升高。再患其他系统恶性肿瘤的患者比再患对侧乳腺癌的第一原发癌的TNM分期较高,。可能因这部分患者第一原发癌的TNM分期较高,使这部分患者接受了更大强度的放疗、化疗、内分泌。导致白血病、妇科系统恶性肿瘤等疾病发生风险增加。再患对侧乳腺癌和再患者妇科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第一原发癌分子分型以三阴性多见。这与BRCA1或BRCA2突变有关,BRCA1、BRCA2突变的妇女发生乳腺癌及妇科系统恶性肿瘤风险较正常女性高。本研究中多原发恶性肿瘤的乳腺癌患者再患对侧乳腺癌、妇科系统恶性肿瘤、胃癌和食管癌、直肠癌和结肠癌、肺癌和胸腺癌、肝胆和胰腺恶性肿瘤、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100%,0%,100%,50%,100%,0%。患对侧乳腺癌、直肠癌和结肠癌的患者平均生时间长于其他癌症类型。总的来说,多原发肿瘤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更差,多原发恶性肿瘤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取决于第二原发肿瘤的类型、恶性程度及其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在乳腺癌MPCs患者中,患对侧乳腺癌是最常见的第二原发癌,其次是妇科系统恶性肿瘤。第一原发癌的TNM分期高及LuminalB型患者易发生再发其他恶性肿瘤,三阴型的患者更易再次发生对侧乳腺癌及妇科系统恶性肿瘤。多原发肿瘤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取决于第二原发肿瘤的类型、恶性程度。对乳腺癌MPCs患者的筛查、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总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韵 朱大江 朱婧 刘海燕 王宁霞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