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1 15:50:58
近日,北京市卫健委公布了第一批北京市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单位名单: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北京肿瘤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这10家医院是经单位申请、同行评议、专家评审和公示之后正式确定的。
据官方文件要求,研究型病房在服务规模方面,三年内将推动具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的市属医院全部完成研究型病房建设目标,立足新院区建设或本院结构调整,每家医院研究型病房的专有床位数不低于30张,使得总体服务规模增加近40%。
No.1 什么是研究型病房?
研究型病房是在具备条件的医院内,医务人员开展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生物医学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观察等临床研究的场所,是重要的医疗资源和科技基础设施。
No.2 加强研究型病房建设的背景是什么?
临床研究是医药器械产品研发的关键环节,也是生物医学新技术在临床应用前的必经之路,是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
支持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试验和在三级医疗机构设立研究型病房,专门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可加快推动医药健康协同创新,大力推进医药创新成果的转化落地和产业化。
No.3 研究型病房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建设意见》提出,通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研究型病房及其支撑保障体系,全市临床研究能力明显提升,临床研究质量明显提高,对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明显增强。
到2022年,示范性研究型病房覆盖主要疾病领域,在基础设施设备、管理运行方式、项目组织实施和支撑条件保障等方面,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临床研究基地,引领全市临床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No.4 建设研究型病房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根据研究型病房的功能定位,主要从加强规划布局、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和推动成果转化等四个方面开展建设。
一是在具有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资格的医院即依托医院,择优率先实施研究型病房建设项目等。
二是研究型病房可不纳入医院平均住院日、床位周转次数计算等,建立全市统一的临床研究管理和服务平台,逐步建立医院间和区域内的伦理审查结果互认机制,建立受试者招募合作联盟;支持研究型病房的样本库建设,积极推动商业保险公司设立临床研究责任险等。
三是深化与国内外一流研究机构和医药健康企业的合作,成立多中心、多学科顶尖人才组成的高水平临床研究创新团队,实行临床研究项目负责人制度和定期脱产科研制度,建立若干临床研究质量促进中心,畅通专职人员职业发展路径等。
四是多渠道资助引导研究型病房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合作开展医学前沿技术联合攻关和医药健康产品的开发;对符合条件和程序要求的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机构可按规定执行新增医疗服务价格;根据安全、有效、费用可负担等要求,鼓励支持医院使用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及相关新技术。
此外,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说,加强临床科研成果转化,也能为医院带来可观的效益。从外观上,研究型病房和普通病房并无不同,但研究型病房承担了重要的科研使命,重构新型临床研究体系。
科研不能只产出论文,要用顶级科研产出转化为临床成果,用科研产出补贴临床,让创新引领医院发展,服务百姓健康。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