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8 15:19:55
【摘要】目的了解本县35~64周岁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评估宫颈癌筛查的初筛阳性率和诊断阳性率,以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方法选取本县5300例35~64周岁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检查、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宫颈癌筛查。观察分析筛查结果。结果5300例妇女中,妇科检查异常者1382例(26.08%),其中慢性宫颈炎696例(50.36%),阴道炎494例(35.75%),慢性盆腔炎107例(7.74%),其他85例(6.15%)。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异常者146例(初筛阳性率2.75%)。宫颈组织病理活检92例,其中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45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7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8例],浸润癌1例,诊断阳性率(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358/10万。结论强化妇科疾病普查及宫颈癌筛查,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率,保证女性生殖健康。
【关键词】宫颈癌筛查;宫颈脱落细胞检查;阴道镜;病理活检
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常见类型,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年约有29万女性死于宫颈癌,且近年来其发生率逐年增长并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安全[1]。临床实践证实,从宫颈病变演变成宫颈癌大致需要6~15年时间,因此早期筛查有助于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对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及重视,宫颈癌筛查已成为健康保健中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之一[2]。本研究对本县5300例妇女宫颈癌筛查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本县35~64周岁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评估宫颈癌的初筛阳性率和诊断阳性率,以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现进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8年1~10月本县5300例参与宫颈癌筛查妇女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受检者年龄35~64周岁,均已婚,智力健全,自愿参与宫颈癌筛查项目;且排除精神病史、妊娠期妇女、非宫颈病变原因行子宫全切术者。1.2方法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的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结果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1.2.1妇科检查常规询问受检者的既往病史、生育史、性生活史、月经史、家族肿瘤史等,并要求填写宫颈癌知识调查问卷,了解受检者对宫颈癌的知晓情况。观察受试者外阴、阴道、宫颈有无生殖器肿物、新生物及疣状物;阴道分泌物性状、宫颈有无溃疡或接触性出血等[3]。检查阴道壁软硬度、有无结节及赘生物;宫颈大小、软硬度、有无触痛、举痛,有无接触性出血;子宫位置、大小、形态、软硬度及活动度,有无突出结节,有无压痛;双侧附件区有无压痛、增厚及包块等。在行盆腔检查前完成阴道分泌物、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的取材。1.2.2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将宫颈刷深入宫颈管移行带取材,旋转1~2周,切勿过分用力,以免损伤宫颈引起出血,影响检查结果。避免短期内重复取材。将标本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涂片要求均匀,不宜太厚,切忌反复涂抹。在标本潮湿时快速放入95%酒精固定液内(定期监测浓度,保持在90%以上),固定时间≥15min。取出标本晾干后行HE染色检查,采用2001TBS分类系统判读检查结果[4]。1.2.3阴道镜检查对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异常者或肉眼可见的宫颈溃疡、肿块、可疑宫颈浸润癌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嘱受试者前3d禁阴道放药或冲洗,检查前24h内禁止性生活。1.2.4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或裸视检查高度怀疑浸润癌者取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分为良性细胞改变(BCC)、SIL、原位癌、浸润癌。[注:WHO女性生殖器肿瘤分类(2014)将SIL分为LSIL和HSIL]。1.3诊断标准宫颈脱落细胞检查阳性标准: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阴道镜阳性标准:宫颈涂5%醋酸后出现点状血管、醋白上皮、异常血管、白斑、碘试验阴性者。病理活检阳性标准:SIL及以上者。
2结果
5300例妇女中,妇科检查异常者1382例(26.08%),其中慢性宫颈炎696例(50.36%),阴道炎494例(35.75%),慢性盆腔炎107例(7.74%),其他85例(6.15%)。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异常者146例(初筛阳性率2.75%)。宫颈组织病理活检92例,其中SIL45例(LSIL27例,HSIL18例),浸润癌1例,诊断阳性率(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358/10万。
3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且随着近年来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女性工作及生活压力的增加,使得该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具有低龄化表现,需加强临床工作者与女性人群的重视。近年来由于对早期宫颈癌患者予以有效治疗,治愈率明显提高,因而针对宫颈癌需制定有效筛查及诊断方法以便于及早发现癌变,并针对此予以有针对性治疗。SIL属于宫颈癌前病变,反映了宫颈癌发生及连续发展过程,若在此阶段可确诊并进行对症治疗,对减少宫颈癌的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5]。宫颈癌筛查是一项改善民生、提高生存质量的民心工程,目前临床上常通过宫颈脱落细胞检查、阴道镜检查、病理组织活检等方法来进行宫颈癌筛查。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是目前宫颈癌筛查时最普遍、最便捷、最简单的检查方法,对宫颈脱落细胞结果异常或肉眼观察可疑者填写阴道镜申请单,检查时再结合醋酸试验及卢戈氏碘液来提高筛查质量,之后再根据阴道镜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行宫颈组织病理检查。在相关研究中,细胞学检查以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为界筛查宫颈高级别病变具有较低的特异度,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工作人员在制片过程中主要是体积较小外底层细胞在退变时细胞核深染,从而导致细胞结构不明确,无法对其进行准确判读,极其容易导致将正常萎缩细胞判读为意义不明确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因而影响诊断的特异度。而以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为界时敏感度不高的原因可能在于对于一部分高级别病变患者细胞学被判读为不能排除高度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除此之外,由于宫颈癌发生主要原因在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因而在临床上可针对该病毒进行检测,以便加强宫颈癌筛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查作为一种筛查方法,是对传统制片技术革新,在临床筛查中主要是利用沉降分离提取技术,从而使高密度病变细胞沉降富集,进而提高细胞的采集效率,同时制作细胞涂片较为清晰,有助于工作人员的观察,加上细胞成分齐全、结构清晰等特点,从而使得其异常细胞具有较高检出率,进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但在实际应用中,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会受到阅片人、标本采集等一系列外界因素的影响。在相关学者研究中,人乳头瘤抗酸定性检测准确率与液基薄层细胞检查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且与单一检测相比人乳头瘤抗酸定性检测与液基薄层细胞的联合检测准确率更高。这说明,在对宫颈癌筛查中可联合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与液基薄层细胞检查方法,同时由于上述两种诊断方式具有可靠性高与经济性,因而对于受到经济与设备条件的基层医院而言,为提高诊断准确率可联合上述两种方式进行筛查。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查与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在针对早期宫颈癌病变或者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断中,可取得较高的检查准确率,因而可将其作为基层医院宫颈癌筛查常规项目。阴道镜检查作为临床上针对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重要筛查手段之一,该种诊断方式能够对病变位置予以准确识别,准确评估患者宫颈表面血管上皮病变程度,进而能够显著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在针对中老年妇女正常宫颈和宫颈高级别以上病变方面阴道镜检查诊断准确性较高,但对于低级别病变诊断准确性较差。原因可能在于一部分中老年妇女的宫颈上皮较薄,且血供减少,从而便会导致醋白反应不显著,检查人员极其容易将其与正常的宫颈混淆。而中老年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细胞学检查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筛查的敏感度以及阴性预测值较高,因而可将其作为宫颈癌临床筛查时的选择,进而降低宫颈癌发病率,为了临床及早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进而降低宫颈癌病死率,改善预后。本研究结果表明,5300例妇女中,妇科检查异常者1382例(26.08%),其中慢性宫颈炎696例(50.36%),阴道炎494例(35.75%),慢性盆腔炎107例(7.74%),其他85例(6.15%)。由此说明本县区妇女的生殖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生殖道感染较普遍,应针对女性生殖道感染大力开展妇科普查,同时要求医师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检验准确率[6]。结果还显示,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异常者146例(初筛阳性率2.75%)。宫颈组织病理活检92例,其中SIL45例(LSIL27例,HSIL18例),浸润癌1例,诊断阳性率(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358/10万。由此可见参与宫颈癌筛查具有一定必要性。值得一提的是,宫颈癌筛查是一件长期艰巨的工程,需社会全员参与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还应加大健康宣传力度,提升群众对妇女病普查、宫颈癌筛查及相关预防保健知识认知率,积极参与宫颈癌筛查,另外还应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熟练掌握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的方法,提高诊断准确率[7-10]。综上所述,宫颈脱落细胞检查、阴道镜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等方法均是目前临床筛查宫颈癌常用手段,由于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高,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预后差。因此需进一步强化妇科疾病普查及宫颈癌筛查,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保证女性生殖健康。
参考文献
[1]李富豪,张正荣.30000例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3):46-48.
[2]谢爱君.临安市11598例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5,30(5):684-685.
[3]白鸣桢.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5):150-151.
[4]曹爱玲,张乔英.21453例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甘肃医药,2016,35(7):498-502.
[5]杨慧,朱晓琴,岳虹霓,等.对2544936例20~64岁健康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5):883-885.
[6]曹芳芹,张冠军.2014-2016年渭南市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4):447-450.
[7]杨育菲,谢振华,罗燕梅,等.5368例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热带医学杂志,2014,14(7):906-908.
[8]王翠,赵文玲.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73):86-87.
[9]林细佳,陈韬,徐凯璇,等.某地区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与防治措施分析.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4):424-425.
[10]郭桂芝,赵昀.北京和贵州50岁及以上女性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中华肿瘤杂志,2018,40(12):922.
作者:李艳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