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临床护理在胃肠减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

2020-04-08 15:19:52

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理念下的临床护理在胃肠减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2例胃肠减压术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均31例。将常规的护理方法应用于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对两组患者的自行拔管及导管脱落的发生情况,比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自行拔管率(0.00%)小于对照组(16.13%),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脱落率(0.00%)低于对照组(12.90%),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2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肠减压术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法可有效的降低患者自行拔管情况及导管脱落情况,可改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理念;胃肠减压术;护理

胃肠减压术主要应用于上消化道穿孔出血、胰腺炎、腹部大手术等的临床治疗中,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吸出积聚在胃肠道的液体和气体从而缓解胃肠压力,达到预防胃肠道穿孔患者出现胃肠内容物经破孔泄漏的目的,进而减轻患者的痛苦[1]。但由于胃肠减压术的操作常易致患者胃肠道反应与咽喉不适,使得患者自行拔管的状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研究[2]表明,在腹部手术后进行置管的患者中使用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不适现象降低,从而使得患者自行拔管现象减少,因此选择适当的护理方式对于胃肠减压术患者至关重要。本研究使用集束化护理理念对胃肠减压术患者进行护理,护理应用效果较为良好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普外科2016年4月~2018年11月随机收治的62例胃肠减压术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均31例。对照组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最小的为26岁,年龄最大的为74岁,平均(46.89±3.45)岁;患病情况:5例急性胰腺炎,6例肠梗阻,4例胃癌,3例结直肠癌,5例胆道手术,8例其他疾病。观察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最小的为27岁,年龄最大的为76岁,平均(47.03±3.51)岁;患病情况:6例急性胰腺炎,4例肠梗阻,5例胃癌,4例结直肠癌,6例胆道手术,6例其他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患病情况等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法,如置管前对患者生命体征等基本情况评估、置管后固定胃管、保持患者口鼻清洁以确保患者的呼吸顺畅、协助患者遵医嘱等。观察组则采用集束化护理理念进行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干预及教育宣讲:在患者进行置管前,护理工作者应向患者讲解置管的过程、置管的重要性及脱管对病情治疗的危害,使患者充分了解置管的过程及引流的重要性,从而消除患者的恐惧、不安、害怕的心理。与患者讲解带管期间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使得患者有所准备,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宣讲,使患者充分理解带管期间需注意的事项。②建立患者症状评估体系:护理工作者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意识状态、年龄、配合情况、置管情况、不良反应等进行评估,以预计患者在置管期间发生拔管的可能,从而使得当患者自行拔管现象发生时有所准备(药物和设施等)。③置管干预:在置管前用液状石蜡润湿患者的鼻腔与胃管前端约至20cm处,当胃管插入咽喉并置入食管,患者出现吞吐现象时可适当给予患者液状石蜡并嘱其咽下,之后随着患者的吞咽动作将胃管置入,期间若有不适症状可作稍事休息而后再将胃管置入。为维持胃管固定及患者的舒适感,可用毛巾擦拭患者鼻子周围的皮肤,之后予以弹力胶布进行固定。在之后的置管期间,注意胶带松动情况并进行更换。④关注患者舒适度:置管期间患者易出现不适感,如不耐受胃管置入、咽喉干燥疼痛、口干口渴等不适现象,从而使得患者出现自行拔管现象。为了避免患者自行拔管现象的发生,护理工作者应适当的给予患者温开水湿润唇部,从而使患者口干口渴的现象缓解,如有必要可适当给予患者雾化吸入使咽喉部不适症状减轻。⑤加强巡视:护理人员应加强置管期间的护理巡视,以确保患者无自行拔管现象的发生,注意检查胃管固定有无松动现象、是否存在折叠弯曲情况,注意引流装置是否正常运作、引流是否通畅,若发现引流出现问题应及时解决。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自行拔管情况、导管脱管情况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对。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可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自行拔管、导管脱落情况比对观察组患者自行拔管率(0.00%)低于对照组(16.13%),P<0.05;观察组导管脱落率(0.00%)低于对照组(12.90%),P<0.05。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对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情况为:出现呕吐现象的有1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1/3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出现呕吐现象的有5例患者,出现疼痛现象的有3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81%(8/31);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X2=6.36,P<0.05)。

3讨论

集束化管理护理理念是指将一系列相关联的、具有事实根据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组合形成的护理方案,方案之中常包含几项操作性强的循证实践措施,这些循证措施的组合运用可使胃肠减压术患者护理更具有操作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3]。心理干预、教育宣讲、建立评估体系、加强巡视等均为常用的护理措施,将之组合运用于胃肠减压术患者的护理之中,使其功效充分发挥从而到达有效降低胃管脱落的目的。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自行拔管率与导管脱落率低于对照组,可能是因为在患者置管前采取心理干预措施使得患者恐慌、焦躁等情绪下降,以教育宣讲的方式使得患者充分了解置管操作及其相关的注意事项,从而使得患者对置管及其重要性有所了解,进而使得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通过预估的方式做好置管期间患者可能出现拔管现象的准备,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从而使患者自行拔管率及导管脱落率降低;有研究[4]表明,患者在置管期间因不适感而出现拔管的现象,因而置管期间注意患者的舒适度有助于患者因不适感而自行拔管的现象降低,从而保证治疗效果;在置管期间加强巡视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有无自行拔管的现象以及了解导管的引流状况,从而及时有效地处理相应状况以确保患者置管状况的稳定,这些措施的联合应用确保了患者在置管期间自行拔管、导管脱落的概率降低,从而保证患者胃肠减压的进行。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说明集束化管理护理方式的应用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可能是因为该措施在患者置管时注意到患者有可能出现的不适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在置管时给予患者液状石蜡湿润口腔、保持鼻部皮肤的清洁等,从而确保患者的舒适感使得管道对患者黏膜的刺激减少;在置管期间巡视导管状况及引流情况使得患者的引流得以正常的进行,避免了因引流不当而出现不良反应及导管堵塞造成的影响,通过有效地控制患者有可能出现不耐的现象等使得不良反应得以有效控制。综上所述,于胃肠减压术患者中使用集束护理理念进行临床护理,护理应用效果较为理想,患者出现自行拔管情况的现象降低,导管发生脱落情况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因而可进行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颜峰.集束化护理理念在胃肠减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06):63~64

2杨世娥.腹部手术围术期胃肠减压术的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24(01):179~180

3魏雅丽.护理干预对胃肠减压患者插管后不适感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03):60~61

4李巧珍.浅谈胃肠减压术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0):200,203

作者:邓海群 单位:广东省东莞三局医院

医晋通

“医晋通”专业医学科研服务平台,是国内较早从事医学科研服务的品牌之一,专门为各医学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学术编辑、医学期刊出版、医学科研服务、医师进修服务、硕博研究课题、医学专利申请、医学专著出版等职业晋升解决方案。积累服务了超过30万个医学工作者,成功协助他们完成科学研究以及个人职业晋升。长期合作6000多名国内外具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资格的科研人员,均拥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科研经验。我们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各大医学实验室、科研机构有着密切联系,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海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长久稳定。

我们十分了解当前各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完成学术晋升并将科研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服务宗旨。

首页

在线留言

在线咨询